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原本处于象牙塔的高深、精尖的学术活动也逐渐走进大众。学术活动涵括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学术创新、成果传播、推广与应用等,随着学科的细分、交叉与融合,其学术成果越来越呈几何级数增长。系统、专门、精深、高端、严谨的科研成果也越来越成为学术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伴随着学科细化、学术交流深化、学者融会加强,学术的原创精神不断拓展,学术的国际视野更趋开阔,学者的集成交汇更趋紧密,多种多样的“学术共同体”便伴随着时代的需要应运而生。如何构建顺应时代发展、凸显学术共同体生存活力、彰显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价体系,是学术界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0世纪英国哲学家波兰尼(M.Polanyi)在《科学的自治》一文中,首次使用了“学术共同体”(academic community)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的实际存在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在西方学术史上,“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概念的提出时间更早,使用频率更高。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雅典学派就具有科学(学术)共同体的雏形。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同样具有科学(学术)共同体的特征。中国古代士人结社、集会、交游、酬唱、应和等活动也体现出学术共同体的意味。纵观其发生发展,笔者认为,学术共同体就是为了共同的生活兴趣、学术理念和价值追求,有相同或者相近的文化生活、精神气质、行业规范和专业技能,能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的学者组成的一个临时性社会群体,具有研究主体同一、研究目标一致、研究领域相近、学术表达规范等共同特性。
学术共同体是学术活动的责任主体,既是学术成果的创造者和评价者,也是学术规范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学术共同体成员以科学精神为旨趣,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学术研究为职业,以学术活动为纽带,把不同研究方向或者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联系在一起,强调学术研究人员必须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遵守共同规范。其社会组织大致可以按照行政关系、学科领域、学术观点、学术交流、学术载体等要素来加以细分。其中以学术领域、研究对象、学术观点、研究范式、地域方位等为内聚核心而形成的“学派”,是一种比较独特的学术共同体,它也是社会组织学术活动、进行合作研究的一种方式。而以学术期刊、学术报纸、学术数据库、学术网站等学术载体为核心形成的学术共同体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形式。这种比较新颖的学术共同体目前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冲击下还存在很多现实困境,其在学术评价方面的作用还有待检验、发挥与提升。在此,笔者着重分析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共同体的形式与功能。
众所周知,学术评价的初始功能是评判学术进展、鉴别学术贡献、规范学术行为、激发学术创造、推动学术进程。学术评价的终极目的是出精品、出成果、出人才。虽然现有评价体系指向不同,标准不一,评价各异,它们在学术活动中都曾经或者正在发挥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学术界对其争议较多,特别是有两大方面的问题急需解决。一方面,现实存在的简单的唯数量论和唯期刊论的评价广受争议。这种评价是“成果数量+期刊级别”的简单评价方式,亦即单纯的定量和简单的定性、单一的期刊评价和单薄的成果认定的方式。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对此也往往疲于奔命,不堪其苦。另一方面,在评价的顶层设计上还存在需要解决的七大问题,分别是:一、为何评、谁来评、评什么、如何评的问题;二、平台为王还是内容为王的问题;三、创新驱动还是利益驱动的问题;四、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的问题;五、分类评价还是综合评价的问题;六、国际视野还是中国特色的问题;七、主体评价还是客体评价的问题。正因为有这样的现实困境,加之所有评价都是建立在学术共同体的基础上的,如果学术共同体缺失,学术评价的合理性、合法性也就缺乏生存的土壤,所以构建学术共同体评价体系日益成为学术界、期刊界的共识。
目前,现有的评价体系采用的指标较多,诸如总被引频次、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获国家奖或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数量、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二次文献转载和收录、期刊半衰期、专家意见,等等。无论何种评价,其指标体系都与学术期刊紧密相关。学术期刊是发表学术论文和学术研究成果的载体,是一种经过同行评议、遵守一定的学术规范的公共学术产品。学术共同体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内在精神和兴趣目标的一群志同道合的学者,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学术规范,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推动学术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是共生共存、相互依存的。另一方面,在融合、转型、发展、繁荣等诸多压力与挑战面前,各学术期刊从业者化压力为动力,尝试构建各种新颖的期刊学术共同体。
这些期刊学术共同体不仅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范式重建,而且具有人文价值意义上的范式重构。在形式上,它可以是研究学者共同体、期刊平台共同体、学术成果共同体、编辑学术共同体、学术规范共同体、学术评价共同体。在功能上,它具有多方面的作用。第一,涵蕴学术,即发现和培育学术共同体,围绕同一主题刊发系列具有创新精神的文章,进而催生新的研究成果。第二,组织学术,即组织学者对话并促进学科对话、交叉、融合,引导学术研究的深化和细化。第三,引领学术,即引导学术发展方向,促进学术原创,在前沿、特色、时代、文化、协同、规范、评价、学科等多方面进行学术引领,给学术创新打下期刊学术共同体的深刻烙印。第四,转化学术,即强化理论成果的转化以及应用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同时介入智库成果的评价和发表。第五,评价学术,即以学术期刊为平台,汇聚学者,多维互动,高端对话,交流争鸣。在学术的交流、探讨与争鸣中,进行严谨、科学的学术批评,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并进而催生新的学术共同体。
既然在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以及在期刊学术共同体的多方面互动中,学术评价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助推器,那么,期刊学术共同体如何进行学术评价呢?其一,影响力评价。期刊学术共同体追求的向质量评价和影响力评价转化,代表着学术评价的发展方向。影响力评价即对学者个人的学术水平、学术道德、学术态度,学术成果的学术价值,学术机构、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等进行全面、系统的鉴定与评判。其二,公信力评价。没有科学的学术评价,学术研究就会失去标尺;而没有标尺衡量的学术研究,就会失去学术公信力。权威、科学、严谨、公正的学术评价,来自学术共同体的同行评议,而不是外部的、非专业的其他社会组织的评价。期刊学术共同体评价可以尽量避免评价的片面和扭曲。其三,数据链评价。构建若干不同领域的期刊学术共同体数字化展示与推送平台,分隔数据采集、甄别、分析、评价环节,通过大数据手段对各数据指标的关系链条(比如引用地域分布、引用刊物分布、引用者学缘结构)进行学术分析与学术评判。当然,其科学的具体操作路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挖掘。
总之,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离不开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而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离不开中国特色的期刊学术共同体建设。面向未来,融通中外,强化期刊学术共同体的集约化、数字化建设,需要学术界、期刊界不断开拓,共同努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