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初,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全国新闻出版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在阅读推广领域,有声市场崛起。据调查,我国未成年人听书率为22.7%,成年人听书率为22.8%。1月底,新经济行业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2019中国有声书市场专题研究报告》则提出,有声书作为数字阅读的延伸,提高了受众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程度,表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
轻松娱乐与知识学习成主因
随着喜马拉雅FM、蜻蜓FM、懒人听书等听书平台崛起,出版机构也积极与有声平台对接。听书的主要用户群是谁,喜欢听什么样的内容,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艾媒咨询2018年12月中国有声书用户画像显示,有声书的收听者呈现年轻化的特点。24岁以下、25—30岁、31—35岁的用户分别占比34.3%、29.1%、14.7%。这一情况也被喜马拉雅FM的数据所佐证。喜马拉雅FM2018年7月发布的2018有声书年中榜单显示,30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占比63.4%,其中24岁以下的用户占33.8%。这些数据说明,有声书用户市场非常富有朝气。
对于活跃用户喜好内容的调查,也非常有价值。根据艾媒咨询针对2018中国有声书高频用户收听有声书原因的调查,四成以上高频用户是为了轻松娱乐而选择收听有声书,占比45.4%。有声书音频载体的形式更有利于阅读氛围的营造,在满足用户轻松娱乐需求方面更具优势。在2018年12月中国有声书品类舆情热度对比中,悬疑、言情、都市等小说类有声书网络热度最高。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在针对2018中国有声书高频用户收听有声书原因的调查中,把学习获取知识内容作为收听原因的用户占比42.6%。数据显示,用户对深度读物偏好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人文类读物在监测期间也具有较高的网络热度,其中历史类有声书位于各品类之首。这从侧面反映了得到APP、知乎等平台在知识服务领域实现跨越式成长的原因。而根据得到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提供的数据,2018年得到用户突破2500万,得到开设课程累计更新音频时长为1914小时,其中学习时长超过100小时的用户超过61万个。
听书产品不断迭代升级
相较于纸质图书,有声书制作至少多了一个朗读或演播的环节,这也让有声书平台涌现出许多主播。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针对2018中国有声书用户关于平台主播关注情况的调查中,超五成用户相较于主播更关注内容本身。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虽然有声书平台用户对主播关注度普遍不高,但有声书平台主播的能力对有声读物情景的呈现和氛围的营造具有关键作用,优秀主播也能带来大量粉丝用户,并提高平台用户黏性,未来应关注主播团队的建设。
在一些平台,解读者、朗读者等内容制作团队仍在大力建设。在得到APP,不仅创始人罗振宇不时在节目或直播中推荐书籍,得到听书频道的“每天听本书”栏目,也以图书解读音频节目的形式推荐好书。音频内容还被整理成文稿方便读者阅读。“每天听本书”团队工作人员闫冠男说:“在听书,我们始终在努力为每一个有价值的选题寻找最懂它的解读者,所以你会听到文学编辑、作家黄昱宁解读的西方文学,哲学教授刘玮解读的亚里士多德,美术史大家曹星原解读的《废墟的故事》……”
“每天听本书”受到了得到用户的欢迎。“每天听本书”负责人阿狮分享了这样一组数据:2018年得到听书频道上架了769本“听书”,用户一共听书7133万余次。近2万个用户听完了至少365本书。
用户普遍认为,“每天听本书”是一个很好的“引子”栏目,可以发掘好书和兴趣。得到用户武冠军则表示,听书丰富了自己上下班路上的内容。现在在路上听完一本书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回家之后再抽时间浏览一下文稿,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喜马拉雅FM用户秦瑄是一名广播电台工作者,他告诉记者,听书能强化对于纸质阅读的理解,“说给你听”要比“自己看”更加直观。秦瑄表示,自己在平时会聆听一些图书解读音频节目。因为现在图书品种众多,但是可以充分阅读的时间比较有限,听解读能够帮助自己做一次筛选,后期可以找感兴趣的图书阅读。
各个平台不断推动听书产品迭代,例如,得到在2018年推出的新栏目“书单”,全年共推出308个书单,力图帮用户理清思路,让用户揪住一个线头,探索一个领域。数据显示,超过1800万用户通过书单来学习,《这样逛博物馆,收获更大》等书单一共被分享13万余次。
阅读原作发现更多精彩
在众多听书平台上,各种知识服务音频产品也正火热。不仅许多纸质图书被制作成有声书,还有以薛兆丰、吴军等为代表的作者,先在听书平台推出音频课程,再推出相关书籍。可以说,知识服务与图书出版的频繁互动,正使得有声书与知识服务之间的距离在缩短。
秦瑄购买了“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课”和马东团队的“好好说话”课程,每周会听三四次。他认为这种音频节目相对内容干货更多,制作用心、精良,能够“值回票价”。
得到深度用户李伊也购买了平台上的人文社科类音频课程。“有声书和知识服务的音频课程共同的内核都是知识、信息,但呈现形式上区别还是比较大的。音频课程有课程体系,会根据用户需求,将最重要的概念、问题拆出来。购买课程来听,是因为它是有针对性的,能够解决我的痛点。”在李伊看来,相对音频课程,读书往往更需要读者有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
科普作家汪诘在得到、喜马拉雅FM等平台都开设了自己的专栏,他认为,听书对于纸质阅读来说是一种补充而不是替代,在洗澡、排队、赶路、运动等时间听书,等于同样的时间做了两件事情。
汪诘也为得到、知乎、喜马拉雅FM等平台撰写书籍的解读稿。他认为,解读稿与原书相比,语言、描述方式等不一定是原来的味道,原著可以讲一个长长的故事或者一段历史,但解读稿永远只能“清单体”式地出结论。
汪诘建议读者把由解读稿制作而成的听书产品当作图书的导读或目录。“20分钟的解读和长篇有声书相比,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两种产品,也无法互相替代。如果你听完一本书的解读觉得很不错,那一定要再读原著才算读过那本书。”
在这方面,以湛庐文化为代表的图书策划机构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湛庐文化一直致力于倡导“亲自阅读”。湛庐文化创始人韩焱曾围绕亲自阅读、亲自思考和共同进化三方面与读者进行分享。她建议,在听完了解读某本图书的音频产品后,找来原书读。“你会发现音频帮助你打开了一扇通往新的疆域的大门,阅读原书后,你会发现原作有更多的精彩。”
在1月初的湛庐年度大会上,湛庐文化打造的湛庐阅读APP也发布了相关数据。湛庐阅读定位为终身学习者新居所,已经上线10万余分钟的优质音频内容,提供满足用户泛读、通读、精读等不同层次需求的有声产品和阅读服务。数据表明,越来越多湛庐文化的读者,喜欢通过纸质图书结合音频课程形式进行学习。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