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创作怎样的作品,将怎样的“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反复追问。
扎根现实
首要就是一个“人”字
3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在两会“部长通道”上说,目前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缺不缺”到了“好不好,精不精”的发展阶段。
为适应这种文化和旅游供给主要矛盾的变化,文旅产品供给也应“从数量追求,转到质量和品质的提升”,“把质量作为文化和旅游的生命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推出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文化产品”。
10日,政协第二场大会发言中,不止一位委员就此建言,呼吁跳脱“眼球经济”“虚假繁荣”,杜绝“价值扭曲”“娱乐至上”。
其中首要的,是一个“人”字。执导了热播节目《朗读者》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级导演吕逸涛说,如果说“朗读”二字指的是文字,“者”讲的就是人——有大半辈子献身改革开放的先锋人物,有白手起家闯出一片天地的民营企业家,也有普通劳动者,“正是他们建设出活力迸发的当代中国,从而让这个节目富有鲜明的时代人文气息,只有深入到创作一线、扎根于现实的泥土,才能挖掘出其中的时代价值。”
在几天前的联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队队长冯远征,曾有机会同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交流。巧合的是,就在两会前夕,人艺复排的话剧《茶馆》在北京热演,连着许多天一票难求;总书记在联组会上,也谈起了自己儿时在人艺看戏的记忆。“一个民族要有灵魂,文艺作品也要有灵魂”,总书记的这番话,让刚走下舞台就坐进会场的冯远征觉得“更知道这条路怎么走了”。
“就应该脚踏实地、很接地气地去完成自己的每一个角色,每一场表演。方向明确了,路也指出来了,接下来我们会更加深入生活,去创造一些能够反映老百姓真实生活和心态的作品。”冯远征表示,文艺工作者更应该去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感受到我们的付出。“我们有一句老话,‘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怎样从生活中提炼出老百姓所思所想,然后在文艺作品中呈现,这是非常重要的。”
追寻传统
寻自尊自信自强之源
“创作的源泉在什么地方,第一就是来源于生活。从《平凡的世界》,到《大江大河》,这都是展现最生动的当代人的精神。另一条路径,就是向传统要灵感。”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曹可凡说。
为客串出演《老中医》,曹可凡研习了一遍从华佗、张仲景、孙思邈到20世纪“海派中医”一路走来的中医发展史,进而发现了其中蕴藏着的传统文化脉络。
曹可凡还在央视《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看到,一位学习汉学的美国学生,将庄子的《齐物论》和李白的《古风》结合起 来写了一首歌,结果在网上获 得的点击量超3亿次。
这种从传统中寻找力量,并且“细水长流、润物细无声”的做法,很值得文艺工作者借鉴发扬。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姚爱兴也在他的大会发言中表示,文艺创作应更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特别是在西方文化影响逐渐加深的情况下,中国的文艺创作更需要找到“中华儿女自尊、自信、自强的源泉”。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深深植根于5000年绵延不绝的文明传承,这也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他说,“在艺术创造创作中,要始终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
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主流叙事
好声音要传得出去
两会开幕前,一句来自观众的“点赞”,让曹可凡多少有些哭笑不得。
曹可凡曾在几年前的两会上“炮轰”存在于电视行业的假数据泛滥、过度炒作真人秀等等乱象。今年,他所在的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的政论专题片《这就是中国》,试图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何优越?中国成功背后究竟有一些怎样的逻辑?”等等问题。
有些出乎意料的是,这档电视人眼里“没有娱乐、没有明星”的节目,却赢得了巨大的流量。年轻一代观众也发出感慨:“没想到主旋律题材也可以拍得好看”。
恰恰是这句话,让曹可凡听出了“弦外之音”。“固然是创作的成功,却也暴露出此类作品在媒体融合推广、舆情把握方面比较薄弱,导致市场存在’主旋律没有收视率’的认识误区。”
主流题材凭什么不能好看?在人代会的审议现场,曹可凡列数了诸多问题:主流文艺节目的研发主力,仅是央视及排名比较靠前的上星卫视和视频平台,整体数量依然有限,一些有好素材的地区,自身实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针对节目前期研发的扶持体系、人才培养等,也存在诸多短板。他特别呼吁,主流文艺创作应寻求多方合力,推动均衡发展——当然,国家有关方面应予主动的牵头和支持。
“在剧集方面,可以加强重点选题的策划与研发,通过专业的评审机制,完善前期孵化,助力作品提质升级。”曹可凡建议,针对试播片、先导片的创作设立专项扶持基金;鼓励央卫视及网络平台在版面编排上开辟“试播节目带”,丰富观众调研手段;推动国家级剧本库、节目模式库的设立,助力主流舆论的海外输出……此外,宣传推广渠道,也可以通过全媒体手段,让好作品实现“多样态、多终端、立体式、全覆盖传播”。
一句话,好的作品,应该用尽一切办法让它“做出来”、“传出去”。
对外传播
“走出去”还得进人心
另一个被讨论多年的问题,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在前些年的热情推动之后,今年两会上,许多人考虑,“走出去”之后是不是能够真正“打开市场”、进而“深入人心”?
全国人大代表、作家王安忆就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直言,近年来大量文学作品在海外出版,也出现不少怪现象,“有的只留下一个泡沫”。
她发现,在文学作品海外出版的生态链上,一些海外出版社并不能在发行上付出成本,出版几十、一百册书交代完事,版权代理公司是完成了指标,作者则增添了“作品翻译成多种文字”的漂亮履历,“但事实上,谁也看不见书”。
这种怪现象,折射出部分文艺界人士对“走出去”尚存盲目,更直指行业的虚火。在王安忆看来,盲目投钱并不是文艺作品走出去的正确方式,“不该用的地方要收敛起来,市场的事情交给市场。”
在不少代表委员看来,“走出去”只是形式,重要的是让世界受众“听进去”,也亟待“提质增效”。而要提升效果,需要一些新的更具针对性的手法。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史领空表示,当前外宣作品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中国人写作,思维方式、表述方式同国外读者之间接不上。另外从语言上来说,中文翻成英文,翻译质量本身也有问题。”
为此,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国际组稿,全球发行”计划,试图找到“了解中国的外国人”,来写“有关中国的书”,并在海内外同时以英文出版,以期更好打通不同文化之间的沟壑,用世界习惯的方式讲述中国。
而在作品有过“走出去”成功经验的全国政协委员、剧作家王丽萍看来,“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秘诀,还是回到生活、回到人,“让世界人民了解当代中国老百姓的生活”。
“2013年习总书记访问坦桑尼亚的时候,还特别提到了我的作品《媳妇的美好时代》。去年我的最新作品《生活启示录》又被翻译成斯瓦希里语走进了非洲。”王丽萍说,“积累、挖掘生活中的东西,有细节才可以编成很好的故事。”
(本报北京3月10日专电)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