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主体建构:视野与想象”中外作家交流研讨会在京召开
研讨会现场
4月1日,由鲁迅文学院主办的“作家的主体建构:视野与想象”中外作家交流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院院长吉狄马加,《小说选刊》主编徐坤,《诗刊》主编李少君,《世界文学》主编高兴,《文艺报》新闻部主任李云雷,以及参加鲁迅文学院“2019国际写作计划”的10位外国作家参加研讨。会议由鲁迅文学院副院长徐可主持。
吉狄马加
吉狄马加谈到,在今天这样一个世界语境中写作,作家作为创作的主体本身,需要有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每一个作家的写作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个人写作和个体生命体验有直接的关系,对想象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在当下的世界中,许多复杂的因素可能成为了交流的壁垒,但是文学可以打破这种壁垒。他期望中外作家们能通过交流与探讨,在不同身份视角的文本与现实之间达成沟通和理解,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他介绍说,本届国际写作计划特别安排了一次从群山到平原的国际文学之旅活动,外国作家们可以深入到中国最大的彝族聚集区和中国西部重要的城市,与当地诗人、作家进行沟通与交流,深入走进一个国家的文学、文化和历史。
多依娜茹志缇
来自罗马尼亚的小说家、编剧多依娜茹志缇认为,表达一个作家身份最直接的方式是文学人物的塑造。对于作家而言,写作最重要的是要爱自己塑造的角色,必须与角色建立很强的联系。谈到自己的写作经历,多依娜茹志缇谈到,自己在写作时会魂不守舍,在脑子里不断刻画人物形象,比如人物的处所、周围的风景等。她的日常生活也会受到影响,进食、说话会模拟她的主人公,她也会把自己的穿衣习惯用到主人公身上。正如福楼拜所说,人物是作家的“面孔”,是他视觉的使者。多依娜茹志缇认为,无论角色或好或坏,都是作家个性的一部分。文学人物的塑造,是作家身份建构的一部分,影响了建构的走向。
徐坤
在徐坤看来,母语写作是建构主体性的重要方式。文学需要消除很多墙壁式的东西,但在消除壁垒的同时,还要再重新坚壁起一道母语的墙。她认为,每一个作家的想象和视野,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基因。身处全球化的时代,不仅要建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也要做守护和捍卫民族语言的精神斗士,用母语书写好自己的文化。
中上纪
日本小说家中上纪坦言自己就是一个热爱写作的个人,所以她诠释这个主题的方式就是“写作”。可以通过自己的故事获得一种没有边界的生活,写作的想象能够表达自己的生活方式,她觉得很幸福。
马克特里尼克
“作家就像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一样,是个无名之辈。”来自澳大利亚的诗人、散文家和写作教师马克特里尼克引用了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在他看来,身份是遮盖着自我的衣服,每个作家其实都是无名之辈。对作家而言,比起身份,更重要的是自我。作家的个性也是人类的共性,作家只有通过描摹自我,才能引出文学意义的对话,探究人生的智慧。正是因为自我,文学才有了准绳和图表。他强调,真正有价值的写作,一定是和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写作,和一切有情众生心心相印的写作。只有跨越身份,包容多元,挖掘更深刻的自我,才能达成文学所能带来的开放性的蔓生滋长。
塔米姆毛林
智利诗人塔米姆毛林深有共鸣。他认为,对于作家而言,找到自己的身份是文学的基本前提。环境、地理、国家、时代帮助我们建构自己的身份,但它们并不是一切。一个作家的内心世界,可以和外部世界一样阔大。
李少君
李少君认为,除了主体性之外,中国诗歌也包含着他者和公共性。以诗人杜甫为例,杜甫是一个主体性非常强大的诗人,同时也接触底层百姓,对人民疾苦感同身受,使个人的悲苦上升到了家国天下的爱民关怀。
切赫瓦塔
来自非洲大陆的吉布提诗人、小说家切赫瓦塔说到,自己生长的土地上有非常丰富、深厚的文化,非洲作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构建就来源于这种文化的积淀。他也相信,世界各国的文学都有自己的特点,他很期待这次来到中国能够与大家分享不同的主体性。
李云雷
在李云雷看来,中国的发展对当代中国人的自我认知也造成了影响。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既跟父辈不同,也跟下一代不一样。这可能是中国独特的经验,所以这样剧烈的变化对于中国的作家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是重新构建自我的一种方式。
高兴
“每次参加鲁迅文学院的国际写作计划,都像进入了一座文学共和国,在这个国度里能够听到丰富的声音。”多次参加国际写作计划研讨会的高兴显得很兴奋,他表示,在这里又发现了不少《世界文学》未来的潜在的作者。“我希望,我们能够跨越一些差异,能够把诸位作家的作品呈现在我们的《世界文学》中。”
(摄影:虞婧)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