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位于宝石山的纯真年代书吧小憩,享受阅读的乐趣。
清明节假期,西湖边银泰城内的“最美书店”言几又·今日阅读IN77店内人来人往,成了读者的网红打卡地。书店的设计灵感源于西湖断桥,由“西湖倒影”“西湖涟漪”“山脊线”三部分组成,在店内咖啡区,读者临窗而坐就可览西湖一隅美景。
不仅西湖边,如今美丽杭州已是书网密布,《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从杭州市文广旅局了解到,杭州市实体书店总数已达3157家,相当于每3000人就拥有一家实体书店。
在景区,书店仿佛景中景
“走在南山路上,就好比走在文化里。”这是杭州当地人对南山路的介绍。南山路也是游客到西湖的必打卡之地,路上的每一栋建筑都能为游人“讲述”一段历史故事。南山书屋就在其中一座民国时期建造的小楼里,屋内垒书成墙、叠卷为山,与西湖遥相呼应。南山书屋有书近万种,主要以文艺、社科类图书为主。记者走进书屋时,店内不乏游客挑选书籍,工作人员和善地表示,二楼有咖啡,可以坐下来静静看书,窗外就能看到西湖。
除了西湖,在有“给我一天,还你千年”之称的杭州主题游乐园宋城内,有一家一书房。书房内巨型的落地书柜按照社会哲学、艺术设计、人文地理、文学阅读等依次分类排列。这里还有设计感十足的儿童活动空间、充满现代感的多元文化交流空间,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一书房的设立,一方面有助于景区丰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更是让游客在旅途中能够“偶遇”书香,让身体放松、为思想充电。
记者走访发现,位于景区的书店不仅设计优美,且都打造了舒适的阅读空间。如位于宝石山有“看山揽锦绣,望湖问子潮”之称的纯真年代书吧,与湖光山色浑然一体,书吧亦成了山水景中景。人们可以约上三五好友聚餐饮茶喝咖啡,还可以与志同道合者文学“切磋”,纵是他乡游子,也能在这里驻足停留,邂逅诗和远方。
在社区,书店好似便利店
“纯真年代的新分店是一次转型,卖书不是主要目的。选择开在社区,是因为成长的经历让我喜欢邻里乡亲互助互爱的氛围。”书店负责人盛厦告诉记者,纯真年代杨柳郡店内小剧院、会客厅、儿童乐园等一应俱全,是一个动静结合的空间。
“分店会有更明确的社区功能,为附近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和学习的场所。”在盛厦的计划中,杨柳郡店要能满足一家人的生活需要,居民可以在这里进行交流、阅读、品茶、办公,“如果说老店是一个文化地标,分店会更偏向吸引社区的住户,推广热爱读书、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
在萧山区河上镇的溪头村,一家经营了10多年的网红餐饮店摇身一变,成了白墙黛瓦、飞檐斗拱之下的古朴书舍。绿野书舍建成之前,河上镇是没有书店的,村民买书需驱车半个多小时前往市区。
“河上镇是千年古镇,我们这里饭店多但书店缺,乡镇老百姓肚皮饱了对精神食粮的需求就来了。”河上镇党委书记俞万昌介绍道,镇里把最热闹的地方用来开书店,开业后不仅村民喜欢来,这里也成了学生放学后的学习“根据地”。记者看到,绿野书舍开辟了会议茶吧、榻榻米儿童阅读区等不同阅读空间,二楼还有独立的书房。书店共有2万余种图书,近7万册,可以满足不同阅读群体的需求。
在商圈,书店就像“服务员”
春节期间,言几又·今日阅读杭州IN77店正式开业,这是言几又在杭州的第五家门店。书店占地600多平方米,图书区陈列有书籍3万余册,其中外版和艺术设计类的书籍占比达25%;文创区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如玻璃器皿、丝巾、手作等。
“妈妈,我要看这本书,你读给我听好不好?”在书店的言宝乐园,一个小朋友拿起《乔治的新恐龙》要妈妈念,两人找了一个舒适的位置读书,母亲身旁放着不少购物袋,是逛完商场的“战利品”。
如果说,商场内的书店能让人们在满足物质消费后“偷”得半日闲,那么医院里的书店则提供更多的暖和爱。2015年晓风书屋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开出第一家医院书店,3年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鹤庐书斋开业。走进店内,书籍书架的陈设、灯光座位的配置都颇为用心,还专门设置了可用于挂吊瓶的挂钩。店内书籍有传统文学、生活美学等,契合医院文化的“治愈系”调性。记者看到,不少员工、患者三三两两走进店来,挑一本书静静地坐下来阅读片刻,也有读者挂着盐水仍沉浸在阅读中。在负责人姜爱军看来,省人民医院店的经验让晓风走进了新业态,不断开创新的阅读空间。2018年,晓风书屋新增3家分店,分别开在浙大一院、良渚博物院和写字楼里,每家书店都有鲜明特色,无论是设计风格还是书籍陈设都契合书店定位和读者需求。
不仅如此,书店在不断对外扩充版图的同时,多种产业亦开始进军书店业,如由联华华商集团打造的书店开进了杭千高速建德服务区;独角兽企业“妈妈去哪儿”联合省新华书店集团在三墩开出首家亲子书店,这里既有尿不湿等婴童用品,又有育儿书籍等文化用品,还有婴童嬉戏、妈妈产后修复等多重区域。
■短评
无处不在“育”读者
华玉
开在不同位置的书店各有跨界,是经营的突破;景区、社区、商圈中书店无处不在,是读者的福利。经营突破+无处不在,有助于孕育更多读者。
无处不在需要强大的生长力,生长力一定程度上也是适应力。比如,当书店适应进而融入景区、社区、商圈,成为其中经济发展的一分子,服务读者与经营发展就可以实现双赢。
如果书店随处可遇,尚未养成阅读习惯的游人、购物者或是在小巷街口闲聊的居民,就可能因为路遇而走进书店,进而留下来成为读者。无处不在的书店孕育了更大的读者群体,爱书的人也可以实现阅读随时随地、唾手可得,“让阅读成为习惯”就会从希冀成为现实。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希望更多的城市像杭州一样,让书店“长”在群众身边。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