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下午,长篇小说《桥墩不是桥》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4月13日下午,由浙江省宁海县宣传部主办,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承办的长篇小说《桥墩不是桥》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潘凯雄、《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人民出版社原副总编辑于青、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胡平、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张陵、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刘琼、作家杨小洲等专家学者参加研讨。
2014年浙江省宁海县率先在全国推出《村级权力清单36条》,直面中国乡村基层治理的千年难题。宁波作家浦子创作的《桥墩不是桥》正是这样一部从乡村治理角度切入,描摹百年乡土中国变迁的长篇小说,该作品被列为2018年度宁波市文艺作品精品工程。与会专家从文学价值、表现手法、人物塑造等多个方面对《桥墩不是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潘凯雄认为,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乡土文学创作一直有着深厚的传统和底蕴,浦子选择创作乡村题材小说,本身充满挑战性。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乡村的治理和能否走向现代化,是中国整个社会能否走向现代化的关键一环。《桥墩不是桥》为读者展现了一个鲜活又混沌的中国乡村的真实生活场景,以及在这里所发生的现代性与旧时代宗法制的冲突与矛盾,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小说能够抵御时间对我们的磨损,它对我们的记忆、情感,对我们所理解的一切进行对抗。每一个作家都要明白,自己写的东西,是要抵抗时间的磨损,是要留给后人的,不仅为当代,也是为未来。”梁鸿鹰这样谈到。当一般乡土作家都在写宗法制和家族故事的时候,浦子选择了最不好把握的乡村治理题材,这本身值得鼓励。为什么桥墩放在那那么长时间建不成?乡村治理发生了哪些变化?“36”条是怎么实施的?这些谜团都在浦子的笔下一一记录下来,写出了当下农村社会治理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36”条作为这部小说重要的核心,在这部小说中并没有进行粗暴的解读和处理,而是透过小说家的眼睛,基于人的生活状态、情感和观念,从细微之处慢慢写出乡村各色人等的真实样态和社会的转变,同时也为当下的乡村治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白烨谈到,这部作品通过描写一个永远建不成桥的桥墩,写出了当下农村最为常见的现实,即表面平静下暗流涌动,以及利益博弈中的人心浮动。小说深刻揭示了当下农村治理所面对的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值得社会关注。此外,白烨还谈到小说的“反讽”手法。小说中的薛家丽和薛敏本是大律师和社科院专家,但是搞法律的人不守法,专家对农村生活丝毫不了解;薛家丽与几任村长和书记的不正当关系所形成的小圈子一直真正主导桃花庄的日常运行,表面上几任村长兜兜转转,其实核心权力始终在那几个人的手中。“小说在某种意义上写出了当下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变与不变,有些千百年来附着在中国乡村的沉疴需要破解。《桥墩不是桥》正是在提醒当下社会要认识农村中仍然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发人深省。”
与会专家认为,这部小说不仅直面当前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更从凝聚人心的角度来寻找解决农村问题的突破口,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同时,客观地看待乡村治理的现状,尊重生活本身的发展逻辑,是这部小说的深刻之处。从《桥墩不是桥》中不仅看到作者的忧与思、爱与梦、见与知,还感知到当下乡村内在的脉动和旋律和乡村发展进程中顽强而活跃的生命力。本书虽然有一些遗憾之处,譬如一些情节逻辑欠推敲,文字还需进一步打磨等,但瑕不掩瑜,希望能够以本书为锲机,在全社会引发对中国乡村治理的更多思考。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