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打卡阅读”是方式不是目的

2019-04-21 15:12:14 人民日报海外版 

随着世界读书日的临近,各地围绕阅读开展的活动相继掀起热潮,相关话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伴随网络技术以及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得感”和“掌控力”大大加强,很多人不费吹灰之力便可获取所需的信息或资讯。“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是近年来争论比较多的话题,总体来说,大家认为弊大于利,而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阅读的浅层次、不完整和断断续续。

针对“碎片化阅读”存在的问题,当下不少读书软件推出“打卡阅读”,并很快在网络社会中形成一股风潮。“打卡阅读”,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每天有规律的、有固定数量的阅读来积累完成较为完整、持久、深层次的阅读。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保持许多人难以为继的阅读习惯,保证阅读数量,但阅读质量仍然因人而异。

比如在阅读趣味上,像《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百年孤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经典名著,虽说艺术价值很高,但当下真正阅读过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而“霸道总裁爱上我”“花千骨”之类的网络“爽文”却拥有大量的粉丝和大批的流量。再比如在阅读形式上,“打卡阅读”主要还是靠自觉,如果人们无法在内心深处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就算用打卡的方式阅读经典或名著,也很难坚持下来。

所以,不妨将“打卡阅读”看作是敦促人们保持阅读的方式之一。坚持“打卡”的人当然可以收获并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能感受到坚持阅读给自己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打卡”或是“为了打卡而打卡”的人,大概就要与阅读之乐失之交臂了,也终究无法理解主动保持阅读习惯的价值及意义。

信息来源和交流大势已变,许多人阅读耐心正在日渐消减,特别在短视频、公众号推文等碎片化阅读语境之下,绝大多数人无法以足够的耐心去花上一周、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用心阅读一部经典或名著。“碎片化阅读”的社会现实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改变,或许会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改变。尽管这样,我们依然要不断地寻找各种方式,帮助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远离手机,比如从小培养阅读兴趣,比如将图书馆服务做得更加深入。总而言之,通过阅读,吸收和传承人类伟大实践的各种经验,获得心灵和精神成长。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