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刘醒龙:文学之心由作家自己来说才真实

2019-04-24 21:10:45 楚天都市报 

湖北省文联主席、作家刘醒龙又有新书面世了,这次不是小说,而是他回顾自己文学创作心路历程的《文学回忆录》。生于1956年的刘醒龙才六十岁出头,怎么就出回忆录了呢?这是很多读者感兴趣的问题。

4月21日,《刘醒龙文学回忆录》首发式暨新书分享会,在华师图书馆一楼倍阅书店举行。刘醒龙用一场充满哲理的演讲回应了读者的疑惑,道出他心里一直以来对出回忆录的纠结。

巴黎圣母院的大火和黑洞照片的启迪

刘醒龙说,“之前在书店偶遇文坛前辈回忆录,还觉得正常,后来发现广东人民出版社的这套书中还有很熟悉的作家朋友,心里就多了一层想法。当时也没有深究,直到广东人民出版社找来要给我出这样一本书时,我才弄明白自己当时的想法,肯定是认为还不到过于留恋往事,更没有到写回忆录的时节。”

他坦言对约稿都是先答应下来,万万不会当面拒人于千里之外,但心里一直纠结。直到最近巴黎圣母院的大火,让他思考良多,对回忆录出版过程的纠结也彻底释然。

刘醒龙谈到,一场大火让人们意识到,巴黎圣母院虽建成有八百年,却从没有整座建筑的相关资料,热心网友于是想到了美国瓦萨学院艺术历史学家安德鲁·塔隆,他曾用激光扫描技术建立了巴黎圣母院的数字模型;还有人建议以电子游戏《刺客信条》为蓝本修复巴黎圣母院,因为参与游戏制作的工作人员,曾花两年时间还原巴黎圣母院外观。“这两个奇葩构想提醒了我,激光扫描技术建造的数字模型,有点像文学批评。再厉害的批评家,也不可能百分百进入到作家心里。电子游戏《刺客信条》,则像是日常江湖中流传的关于作家作品的野史,不可当真。”刘醒龙说。

刘醒龙又打了一个比方。4月10日,人类首张黑洞照片面世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文学就像黑洞,文学黑洞的最深处,有一颗“质量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文学之心。一切文学元素只要接近这样的文学黑洞,都会被吸纳进去,成为只有当局者才能体会,局外人无法观测检验的刻骨铭心。所以,这种刻骨铭心只对作家来说才最真实

好的文学是用别人的情说自己的爱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刘醒龙写下《凤凰琴》《分享艰难》《天行者》《圣天门口》《蟠虺》等众多让读者印象深刻的作品。

近年来他的写作速度也很惊人,《蟠虺》推出四年之后,去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黄冈秘卷》,今年出版了《刘醒龙文学回忆录》。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评论家李遇春笑言,年前联系刘醒龙,他说在写文学回忆录,现在回忆录就出版了。刘醒龙近年来参加楚天都市报“南水北调人文行走”“万里长江人文行走”时,也曾创造“白天行走,晚上即兴创作一个整版散文”的惊人速度,散文集《上上长江》也于去年出版。这次出版的厚达358页的《刘醒龙文学回忆录》,用6个章节谈及与获奖、故乡、情爱、劳动、才华相关的经历、故事与感悟。

对于什么是好的文学,刘醒龙在新书首发式上做了这样的概括,“对于作家个人来说,唯有一个字、一个字创造出来,用别人的情,说自己的爱,而不是用别人的爱,说自己的情的文学,才是货真价实的心灵史。”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