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吃西瓜》《小金鱼拔牙》《理发的故事》《小熊请客》等童话融入一代读者的童年记忆;他撰写剧本的《金色的海螺》《画廊一夜》《象不象》《三个和尚》等美术片频频获奖……从儿童文学创作、儿童活报剧、木偶剧到美术电影,包蕾作品的魅力为何历久弥新?对当下创作又有哪些启示?
4月10日,上海作家协会、上海市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共同举办《包蕾纪念文集》出版座谈会,文集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锦江谈到,包蕾创作了《猪八戒吃西瓜》,后被改编成中国第一部剪纸片,但这个故事的创意并非仅仅简单借鉴古典小说《西游记》的人物原型,而是汲取了生活中真人真事——当年一个孩子吃了包蕾留着夜晚写作时吃的饼干,孩子一次次控制不住自己把饼干“贪吃”光了,也来自于偶然看见一张“不要乱抛瓜皮”图画的触发,于是,猪八戒忍不住贪吃了师父、师兄弟的西瓜,后被西瓜皮一次次绊倒,写活了纯朴天真却又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形象,深受孩子喜爱。
除了创作,包蕾(1918—1989年)1953年还策划创办了《少年文艺》,带领更年轻的李楚城、钱景文、任大星等,把新中国儿童文学第一刊办得风生水起,引领我国少儿文学几十载,《少年文艺》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摇篮”。1957年有感于我国儿童文学研究力量的薄弱,包蕾希冀进一步推动创作、编辑质量的发展提高,主持创办《儿童文学研究》,并撰写《发刊词》。包蕾与陈伯吹、贺宜、严文井、叶圣陶、张天翼、洪汛涛、葛翠琳、金近等被誉为中国童话十家。
收录包蕾代表性作品、创作谈以及评论界文章的《包蕾纪念文集》近日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文集中还整理了任溶溶、洪汛涛、贺宜等老作家对包蕾的回忆文字,座谈会现场,96岁儿童文学作家孙毅追忆道:“我是他家的常客,早就发现他枕头下的几本《西游记》被包蕾翻破了。包蕾先生的一生用作品说话,他爱祖国、爱儿童、爱儿童文学,他是榜样,我永远怀念他。”
包蕾担任编剧的美术片为什么能在国内外频频获奖?在张锦江看来,关键是包蕾的剧本选题以及他写作的艺术魅力来自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他通察深谙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过人的功力,写出具有中国文化风格、中国文化韵味、中国文化美学价值的作品,在文学创作中有坚守,也勇于探索创新。
上海作协儿委会副主任周晴举例说,《猪八戒吃西瓜》和“猪八戒新传”在忠实《西游记》人物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赋予了猪八戒许多情节和个性的发展——猪八戒的好吃懒做、自以为是,与孙悟空之间的“斗智斗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愚笨但又可爱好笑的猪八戒,从中可以发现包蕾先生的想象力和灵感的迸发。
由包蕾担任编剧的动画片《三个和尚》,同样取材中国民间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但包蕾用三个和尚的形象重新演绎这个故事,从一个挑水,二个抬水,到三个没水吃,结果惹来小老鼠打翻灯台,着火后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救火,故事结尾,三个和尚找到了分工吊水的办法。“故事将原本谚语中的贬义变成了积极主题的剧本故事,有趣有益,有情有义,显示出包蕾对观众和孩子的拳拳之心和责任感。”周晴说。
“包蕾先生对于当下的儿童文学写作者来说,是一座仰望的山。1989年,就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包蕾还写下长篇童话《鬼岛》,系列散文《橄榄拾遗》,武打小说《骡马大店》《火烧望海楼》等,可谓生命不息,写作不止。”儿童文学作家、文集副主编任哥舒说,包蕾作品大都取材于孩子们的生活,故事明快活泼,语言充满童趣,读着看着往往书也翻烂,作品中洋溢着儿童独特的气息,这是值得年轻童书人揣摩学习的。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