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6日,“深读诗会”第六期活动在深圳市《特区文学》杂志社文学空间举行。本期活动通过朗诵与点评的方式,对主题诗人范明的诗歌创作展开生动的探讨。
范明,生于湖北武汉,现居深圳。1995年开始文学创作,有散文、诗歌作品刊于国内各报刊,有作品编入文学、诗歌文集。著有散文集《休息日》、诗集《听雨集》、《多少日子淡成了浅蓝》。深圳市龙华区文联副主席、广东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羊台山》杂志主编。
诗歌是心里的春天
主题诗人范明将诗歌寓为自己的精神花园,平日里自觉地接近诗意的情感,在写作中不断地寻找诗的情绪及语感。她在寻求的过程中,更贴近真实、纯洁与永恒。纯正的诗情,是范明始终钟情的。在她的内心深处,诗歌是心里的春天。她认为诗歌是灵性的表达,往往一首诗歌的完成,能达到一种表白的快意,内心的释然,美的享受。范明的写作坚守着纯正的创作原则,诗行中呈现出一种质朴之美。她着重反映生活的真实面目,传达真情实感。因此,她的写作相对简练、感性,容易唤起读者认同感。
范明的诗歌大多来自于日益积累的生活底蕴和细致入微的艺术观察、以及对生活内在本质的发现。她的诗歌语言清新、意象明亮,诗句淡雅、从容,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类生生不息的精神河流。
在范明看来,一首好诗的形成最基本的要素可归纳为,语言美,情感纯,要有一种向上的精神。“不过,有时概念化的东西往往会局限一个人的思维,那瞬间的灵感会突然地在一个清晨、黄昏或夜深人静时,在心底召唤着你,当这种召唤来临时,方能达到最佳的创作状态,写出自己的诗歌。”她说道。
范明认为写出自己的诗歌才是最要紧的,但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又非一日之功,它要靠慧眼,慧心,靠日积月累和对诗艺孜孜不倦地追求。
范明早期的诗歌深受舒婷、海子和聂鲁达的影响,但诗人金敦认为她的诗歌与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风更加趋近。他表示:“读范明的诗歌,会有一种清新、一种意外的感悟,她的诗歌更多来自于现实生活,这样的诗歌往往生活气息浓厚,携带她独有的灵性感悟,读起来自然清新富有思辨哲理。” 在亲近大自然过程中,诗人范明对自然对生命对人生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与顿悟,蓦然发现她的诗歌升华了,诗歌的境界也焕然一新。
诗人孙夜认为范明的诗作在写法上有散文的特色。他评论道:“一方面,她通过作品,用自己的语言构建了她自己的一个世界。另一方面,她不仅仅是在用笔去写诗,更是用她的生活状态,用她一种优雅的、宁和的处世待人之道在进行诗歌创作。”
诗人金敦说道:“诗歌在她的心中是永远涌动的春天,一个在心里永葆艺术春天的女诗人和女作家,她的未来创作有无限的能量与空间。” 诗人蒋志武则指出:“她总是从现实生活的小细节中寻找一种人类共性的情感皈依,试图为阅读者打开一幅温暖如春的精神画卷。而这幅温暖的精神画卷是她个人的生命体验,行事良知,心扉中的春色满园所构成。她心里的春是紫红的蝴蝶兰,幽幽的香把心间注满。”
诗歌是人类情感的输出口,是诗人最好的人生伴侣。诗人走到哪里,诗歌都与他永远相伴到哪里。评论家唐小林认为:“诗人的职业就是发现生活的诗意,并将这种美好,诗意地传达给读者,让其脉搏随着诗人的脉搏一起跳荡。”他认为诗歌对于范明来说,既是淡成了浅蓝的日子,又是嵌满风筝的翅膀。
美不美都是以后的事
范明在诗中营造、发现、吟咏的美,都带着十分鲜明的个人特色。作家凌春杰认为范明对“美”有着洁癖般的追求。“尽管她说:美不美都是以后的事。然而,纵观这部诗集(《多少日子淡成了浅蓝》),美却像一泓清泉,洇润了全书。可以说,美是这部诗作的基调,成为作者、读者之间的桥梁,成为诗人引领我们走向澄明的航灯。”在他看来,读范明的诗歌,实际上是跟着她与世间一切美好进行一次相视与对话,而诗人的形象也在阅读中渐渐浮现出来:她是自我的,她是欢快的,她是美好的,她是自然的,她是真实的……在这个意义上,范明传递的美好,实际上是一枚人生酵母,经由阅读,都能由此生发出自己对美独特的信奉与体悟。
令作家凌春杰印象最深的是诗人对“蓝”这一色调的捕捉与把握。范明笔下的“蓝”构成的意象群组,成为诗人最明快恬适的心灵基调,弥漫着风雨之后的云淡风轻。“这些‘蓝’,正是诗人眼见到的、想到的、体悟到的,与她的生命情志紧扣在一起,它们都是诗人确信过的,因此也可在某种意义上视为一种‘诗意的真’。 ”凌春杰说道。
诗人郭金牛认为范明笔下的“浅蓝”代表了她心中的蓝,她的美好,她的欢喜,她的美学。诗中的浅蓝和她现实中的个体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一种表里如一的映照,你喜欢她的人,就会喜欢她的蓝。
作家秦锦屏认为范明善短章,诗歌漫溢着灵气与真气,蕴藉着纯美之气。范明善于捕捉一些细微而温暖的意向,呈现生命的脆弱与渺小,爱与哀愁。秦锦屏评论道:“范明的诗着眼于日常审美,内容紧贴现代生活,新颖别致。她将生活经验与记忆幻化成长短的诗句,在历史与现实间游走,在理想与俗世中轮回,并以此编织生命之经纬,以自然而然,清丽、清雅之诗风关切生命,赞颂美好。”
走在回家路上的诗人
诗人李邵平认为诗歌是文学艺术的至高的表现形式,诗歌语言的肆意迸发成就了思想的天马行空。“但是,我们也会因此有一丝顾虑——对诗歌语言的生冷而面临小众化陡生尴尬。伟大的诗歌是不拒绝传播性的,只有诗人和诗歌写作风格的个性化,而没有诗歌作品传播道路的作品越走越窄,越走越僻静。从这层意义上说,在追求诗歌表现手法和思想意境的同时,对于诗歌的传播效果和受众的认同度要有一个清晰的辨识。”他认为范明是对诗歌简明、朴素的一种回归,看似简单却越写越有感觉,越读越有味。去繁就简考验的是诗人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的能力,简明最终的境界就是自然。“写简明的诗歌与过朴素的生活一样,更显力道,更讲艺术。”他评论道。
评论家汤奇云指出:“在这样一个寻求呼吸平稳都困难的社会,要做一个星空的凝望者,海边的沉思者,去享受那份本真生命深处的蓝调,无异于痴人说梦。因为这浮华与喧嚣,绝不是那咖啡厅外的玻璃窗户所能挡住的。因此,诗人们注定是一个孤独者,必须回到她自己本真的生存状态。如此看来,范明不正是在那愉悦我们每一寸光阴的诗神的陪伴下,走在回家路上的诗人吗?”
诗人宋憩园评论道:“当我们把诗歌写出来的时候,其实诗歌就不必去解释了。我们写诗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自己进行自我解读的一个过程。读范明的诗让我内心感到温暖,通过她的诗作可以明白诗本身就是她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她写下这些诗句的时候是愉悦的,我阅读这些诗句的时候也一样是愉悦的,这是人之本能的一种情感互动。”
《多少日子淡成了浅蓝》是范明的第二本诗集,收录了2010年后创作的诗歌118首。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范明越来越倾心于化复杂为简单,不改以兰自喻,浅淡雅致的初心。她觉得朴素的自然的才接近永恒,诗集中《多少日子淡成了浅蓝》这首诗就道出了她对诗歌这座精神花园的喜悦、热爱与追求。
范明表示:“对于诗歌,自己永远是个初学者。发现诗意的微妙与永恒,即是她诗歌创作的最高目标。《多少日子淡成了浅蓝》这本诗集就是对过去诗歌创作的一次总结,希望今后再出发,有个更新的开始。”
“深读诗会”由深圳市作协秘书长赵婧、深圳市《特区文学》杂志总编辑朱铁军、诗人鲁克联合发起。赵婧表示,“深读诗会”的发起初衷是基于一种朴素的、单纯的心愿,让诗歌现场融入诗情、诗性,融入诗人与诗人之间,诗人与诗歌之间,语言与情感之间,返璞归真,去繁芜而从心、入境,回归到真诚、质朴、温暖、自然、随性的诗歌交流现场。关于“深读”的涵义,朱铁军解释说:“诗歌是承载想象的,语言是承载想象飞翔的翅膀,‘深读’的内向与外延空间也与诗歌一样,有表面之意,也有想象的羽翼,目前赋予它的,是深度阅读、深层阅读,也可以是深圳阅读,阅读深圳。同时也很希望,它是深情的。”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