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马未都:唐诗魅力在于规则性普及唐诗应走浅一步

2019-05-16 19:00:39 西安晚报 

上《百家讲坛》声名远播之前,马未都当过作家和编辑,后来,从国内首屈一指的收藏家,到观复博物馆馆长,再到玩自媒体的“老炮儿”……马未都的步伐从未停过。作为文化大家,他满腹经纶,对唐诗张口即吟,发感触,有新解,而被粉丝们尊称为“马爷”,他也从不吝惜表达对收藏和博物馆的见解、观点和看法。在“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时,记者于近日在西安对前来参加2019“唐诗之城”主题活动的马未都进行了专访,听他讲述唐诗文化与博物馆之妙。

唐诗魅力在于“规则性”

对于喜欢收藏的马未都而言,满地皆是历史的西安是他最常来的城市之一,“它四四方方,我很喜欢这座城市”。而这次以2019“唐诗之城”特邀嘉宾的身份再度受邀而来,他更钦佩这座城市的勇气和行动,“作为一个城市来打造唐诗之城,肯定是有很大难度。因为唐诗是整个唐朝的诗歌,要从形式到内容,把西安变成一个真正的唐诗之城,我觉得要从对市民、对孩子们的教育做起,让每个人从内心喜欢我们的文化瑰宝。”

唐诗传承千年,至今仍是当代人口诵心传的经典,马未都认为,唐诗之所以在很多人眼中,比现代诗更有魅力,很大程度源于它的规则性。而这种规则性也正是唐代对诗歌发展的一个最重要贡献,让我国的诗歌发展有了飞跃,“唐诗,让诗歌有了评判标准——五律、七律、五绝、七绝……这些格律诗的要求非常严格,你不能用错一个韵,用错一个字,不然(这首诗)就死掉了。再加上对用典、平仄等方面都有要求,这就更好玩了。”

马未都笑言,从唐诗到篮球、围棋……这些都是因自有规则,才显得好玩,聊到兴起,他用北岛的一字诗《生活》为例,以“生活”为题,邀请记者做一字诗,意图示范“只要有了规则,现代诗也能很好玩”。马未都自己也给生活做了首一字诗:“酱”。“生活如酱,五味俱全。”

普及唐诗应“走浅一步”

伴随时代和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唐诗的教育与传承也被不少家庭和学校愈加重视,该如何让公众,尤其是孩子们爱上唐诗,成为不少人思考的问题。

马未都对此犀利指出,如今面向大众的唐诗诠释工作做得并不尽如人意,“学界很多专门研究唐诗的学者专家都希望自己能更深走一步,这当然是学问,但往深一步走的学问,却很难普及。”他认为,应该也有人关注唐诗在教育和普及方面的“浅思考”,“更浅地走一步,才能更深地走一步——不是每个人都能与专业学者同步,先让更多人了解唐诗,才能让更多人更深地去理解它。”

马未都认为,因为重情感而少情节,唐诗其实非常难解释,但它也佐证着一个时代和人们的情绪脉搏,“从古至今,从《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再到现代的影视剧,我们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不断更新的,每一种形式特别适合当时那个时代人的思维。这样我们就能看到:唐朝人特别注重情感,宋代人已经变得很生活化。”

说到这,马未都不禁感慨:“我觉得我们今天的人,吃的穿的用的都比以前好太多,但情感在退化,很多人活得太匆忙,‘勒死’了趣味和教养。”

“要让博物馆好玩儿起来”

很多人知道马未都,是从他创办了新中国首家民营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开始。1996年,马未都的博物馆正式成立,他给这座博物馆取名为“观复”——取自《道德经》:“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这些年,马未都在博物馆上下了很大功夫,他推出图书、参加电视节目、参加网络直播、做客各种讲坛,说收藏之余,他也总在不遗余力地号召更多人能够“走心”地走进博物馆,“我经常会问别人,你去过某某博物馆吗,他会回答去过。什么时候去的?小学春游去的。看到了什么?忘了,就记得坐台阶上吃面包来着。”马未都说到这里很是感慨,“很多人去博物馆,就满足于他去过。我觉得在咱们国家,让大家走进博物馆,还有漫长的路要走——爱上博物馆应该是全民发自内心的事。”

从自己的观复博物馆开始,马未都在博物馆的创新之路上做了许多探索,他打造了博物馆的文创IP“观复猫”吸引年轻群体;创建APP实现收藏与博物馆的互动平台;也配合绘画作品,把杜甫的《绝句》用不同的方言和语言进行录制,期待观者更好走入诗人的生平和内心。“要让博物馆好玩儿起来。让它成为一种集文化、生活为一体的空间。”这是马未都对博物馆的设想。

马未都希望人们认识到,博物馆是一个可以常来常往的地方,“很多国人觉得经常去喝咖啡、逛商场是正常的,但经常去博物馆是一种不正常。我希望改变这种传统思维。”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