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徐则臣河北文学殿堂开讲《运河不只是条路》

2019-05-22 21:08:26 河北省作协 

徐则臣河北文学殿堂开讲《运河不只是条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19年5月18日上午,河北文学馆邀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现身说法,开讲“运河不只是条路”。河北省作协党组书记王凤莅参加活动,百余名作家、高校师生和文学爱好者聆听讲座。

徐则臣结合自身多年的写作经历,从一名优异小说家的创作实际出发,深入、翔实地分享了小说《北上》的酝酿、筹划、考察、创作的全过程,以及他对运河的认知、理解与反思,其中涉及到小说创作动机与写作难度的问题、虚构与写实的问题、小说的形式与结构问题、“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关系问题,以及“想象一条河流的路径与方法”等问题,可谓是直接洞悉了小说写作的奥秘与玄机;与此同时,徐则臣老师创造性地发挥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为我们讲述了一条运河的“秘史”,让一条河流活了起来,让历史逆流而上。

谈到《北上》的创作缘起,徐则臣说,自己对水的感情以及在运河边的生活经历成就了他的运河之缘。他从小生活在河边,后来读书工作的城市也靠近运河。“20年来,我一点点地把运河放进了小说里,运河也一直是我小说非常重要的背景。慢慢地,你对它的描写越多,认识越清楚,它就会变得越立体、越全面。忽然有一天,这条河一下子在我面前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轮廓,就像一个东西从黑暗的水面一点一点浮上来,我能看见它完整的形状。于是就有了耗时四年的《北上》的写作。”

徐则臣在讲座中坦言,“要写不意味着就能写。就像有了望远镜,远处囫囵囵你肯定也能看个差不离儿,一旦深入细节,需要描述放大镜和显微镜下才能呈现的细部景致时,你会发现,你离真相还远。2014年,我决定写《北上》,那条我以为熟悉得如同亲人的河流,突然变得陌生和似是而非了。我没法如想象中那样,伸手就来。电脑打开,手指头总落不到键盘上。问题来了。尽管我断断续续写了近20年的运河、运河边的花街和石码头,自以为装了一肚子水边的掌故和人生——它们还是没法把我的手指头摁到电脑键盘上。我要做第二件事:走读。走和读,边走边读,边读边走。”

“走是真走,读也真读。”为了建立一个对运河的真实感和整体性,徐则臣说,他不停地实地勘探运河,从其起源之地,由南而北,足迹踏遍了运河1797公里的河段,跨越了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等省市,除此之外,还进行了大量的资料的收集和阅读,专辟两层书架用于放置相关书籍,阅读的专业书籍不下60余部,相关影音图书资料更是众多。最后,闭上眼我能看见大水行经之处的地形地貌,看见水流的方向和洪波涌起的高度。用徐则臣的话讲:“我希望每个细节都能在小说里扎下根来,它们扎下根,我的虚构才能有一个牢靠的基座,小说最后才可能自由放旷地飞起来。我要写出一条文化意义上的运河,首先要有一条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的运河。”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