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一湾到底是大道》:回望一个乡村振兴历程

2019-05-23 19:24:10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一湾到底是大道》:回望一个乡村振兴历程

进一步探索乡村振兴的湾底模式,讲述“千万工程”的样板村——浙江宁波湾底村40年振兴路径的长篇报告文学《一湾到底是大道》新书研讨会,日前在宁波召开。

《一湾到底是大道》由浙江省作协诗创委主任、杭州市作协副主席孙昌建创作,红旗出版社出版。“围绕‘三农’这一时代命题,推出这部反映新时代乡村振兴成就的作品,是我们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庄严献礼。”红旗出版社总编辑徐澜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

一湾到底,寻找“三农”典型

40年前的湾底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40年后的湾底成了城市的大花园和大果园,季季有果、月月有花、天天可摘。这些都是因为有了改革开放的春风,有了坚强的基层党组织,有了“创业万岁、人民第一”理念的引领。因此,今天的湾底成了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经典样本。

“现在都说不忘初心,阿拉那个年代说不出不忘初心这样的话,只知道党相信阿拉,阿拉就要为湾底做好事,改善老百姓的生活。”74岁的湾底村党委书记吴祖楣操着一口宁波方言,一番朴实的话语让记者明白了为何会有今天的美丽乡村——湾底村。

“我们觉得要出版一部报告文学,创作重点自然是报告和文学,即真实性和文学性,文学是人学,兼具作家和记者双重身份的孙老师是最合适的。”徐澜介绍说,孙昌建早年在农村当过插队知青,后又在乡村中学任教多年,对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至此,“铁三角”就这么结成了。

接下来,孙昌建开始了长达半年多的采访与写作。为了切实了解这位湾底当家人每天的工作,孙昌建根据吴祖楣的“45678”的作息习惯,即四五点起床、6点开始巡村、7点召开班子会议、8点全面开展工作的“生物钟”时间,老老实实地跟在后面,做一位忠实的记录人。

为了融入当地的生活,零距离观察研究该村几十年来的变化,孙昌建经常下到田间地头,同老农交流攀谈。为了沉下心来采访写作,每次来湾底他都是“偷偷摸摸”的。“可不敢跟宁波的朋友提起,就怕被他们拉去应酬而浪费了采访时间。”孙昌建笑着说,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他已把自己“混”成了湾底导游。吴祖楣多次说:“这本书由孙老师来写我就放心了。”

讲好故事,打磨精品图书

《一湾到底是大道》以湾底村的发展历史为背景,聚焦脱贫致富的引路人——吴祖楣,讲述了他如何带领湾底村村民,在40多年的历程中,以“穷则思变”“创业万岁”“人民第一”三大口号为思想统领,积极带领村民农业起家、工业发家、生态兴家,摸索出了湾底村在乡村振兴中独具特色的实施路径,最终实现了湾底村的蝶变。书中,孙昌建以第一人称的参与者的视角展开叙述,就像邻家大哥,语言平实、幽默而又娓娓道来。

“在收到作者的完成稿后,作为责任编辑,我进入了深耕细作的案头工作,查验资料、反复琢磨微言大义,特别是核对引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出处,深怕辜负了这么好的乡村振兴题材。除了自己反复爬梳外,还请了专家把关。”红旗出版社编辑吴琴峰介绍道,该书从出版策划到正式出书,历经了一年多的精心打磨,包括专门组织摄影记者去拍摄乡村风貌,超校超审,组织专家多轮审核,保证全书零差错。封面是一本书的脸面,所以出版社特地选取了湾底村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天工门,再配以黄土地的背景色,以示不忘农民本色和乡村振兴的主题。在内文排版的细节上也颇费了一番功夫。如在书眉处专门设计了铭石LOGO,上面刻着“创业万岁、人民第一”,以突显湾底最重要的发展理念及其独特的铭石文化。每一章节还配有作者的一句诗歌作为题记,让该书在具备真实性和客观性的“报告”外,能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文学”韵味。

浙江省作协报告文学创委会主任张国云在看完该书后表示:“《一湾到底是大道》不只是一部热情讴歌时代模范、反映时代精神的力作,更是对中国乡村振兴、‘三农’问题的一次整体回望与思考,为全国乡村的脱贫、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湾底发展模式。”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