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村庄的变迁,无不打上了自己的特质烙印,同时,也都刻下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履痕。”6月2日,由文艺报社、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浙江人民出版社承办的长篇报告文学《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研讨会在中国作家协会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卢春中,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鲍洪俊,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杭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应雪林,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楚蓓蓓出席会议,会议由文艺报社总编辑梁鸿鹰主持。
《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劳罕(王慧敏)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
《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是由《人民日报》记者、作家劳罕(王慧敏)创作的脱贫题材报告文学作品,该书以2017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长篇通讯《心无百姓莫为官——习近平同志帮扶下姜村纪实》为基础,记录下姜村脱贫致富的振兴之路,展现党员干部“心无百姓莫为官”的为民情怀,被列入中宣部2018年重点主题出版物。
研讨会现场
李敬泽在致辞中谈到,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大量的基层干部战斗在扶贫工作第一线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努力,贫困地区基层群众的生活也随着脱贫攻坚实践的不断开展得到改善,文学创作领域中也涌现出了大量扶贫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作家们应当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李敬泽认为,《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是一部特点鲜明的作品,作家劳罕(王慧敏)新闻记者的职业身份为作品带来了独特视角,全书关注细节、关注社会变革中的人物命运,文学视野与社会学视野两相融合,展现出更为深邃、更为精准的眼光。
卢春中表示,报告文学《心无百姓莫为官》用生动的语言、详实的细节、全面记录了下姜村脱贫致富的历程,深刻解码了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的密码,展现了各级党员干部“心无百姓莫为官”的情怀,是作者长期跟踪、蹲点采访、精心打磨的优秀作品。卢春中谈到,劳罕(王慧敏)没有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而是跳出下姜写下姜,把下姜的脱贫放在时代变革的历史方位中,去透视、去剖析,从而为中国农村的脱贫致富、振兴发展提供了参考。
鲍洪俊认为,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心声是作家和出版人共同的使命,《心无百姓莫为官》一书体现了一个作家对时代的担当意识,劳罕(王慧敏)2008年以来扎根浙江,深入调研、深刻解析、深层书写下姜村的故事,把握住了平凡人物与时代变迁之间的紧密联系,讴歌了下姜村从贫困村走向绿富美的飞越,为新世纪浙江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了典范文本。
“这是一部吸引人的报告文学作品,”应雪林说,“好的报告文学就应该既深刻又真实,粘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接地气。”应雪林认为,全书充满了细节与故事,增加了报告文学文本的可读性,同时作者在书写中加入了自己对脱贫攻坚战的思考,剖析了“下姜之变”的启示性意义,具有思想的高度与深度。
研讨会现场
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评论家胡平对报告文学中着力书写的几个人物大加赞赏,在他看来,全书中文学性最强、使人读后印象最深的是姜祖海一家人。姜祖海地主出身,困难年代饱受饥饿,家中无米下锅,最终决定偷盗木材换取食物,离家前妻子用最后的粮食给他蒸了玉米饼子,告诉丈夫“家里还有吃的”。老话说“穷家富路”,但当姜祖海回到家中时,妻子已经饿得无法起身。而姜祖海也并不顺利,出走时被人发现,硬是一路疯跑躲过了四个小伙子的追击。“这么富有文学性的片段,完全可以拍一个非常棒的电影,展现了有血性的中国人。”胡平说,在书中这一段的末尾,作者写道,“家里还有吃的是姜祖海这辈子听到的最动听的情话”,这种情节充分展现出了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书写了在生命危险极端的情境下迸发出来的人性光芒,“写的相当有震撼力”。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评论家叶梅读罢全书深受感动,在她看来,下姜村是五任省委书记的联系点,但作者没有为书记们立传,而是写了五任书记一以贯之创造的下姜模式,即讲效益、护环境、重科技、用专家的浙江脱贫实践,为中国农村的脱贫攻坚战树起了典型,具有示范意义。叶梅认为,作品中刻画了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如姜银祥、姜祖海等村民,写出了贫困给村民带来的苦难和他们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对五任省委书记的刻画也诉诸细节,展现他们爱民如子的情怀。叶梅认为,《心无百姓莫为官》具有非常强烈的文学性和感染力,作家文笔干练、语言准确、生动鲜活,难能可贵的是全书不仅揭示了具体内容,同时也展望未来,对目前农村脱贫致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敏锐地注视。
总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国性的乡村脱贫致富模式,也展现了共产党人怎样不忘初心、怎样一心为民,怎样在新时代中对人类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博大情怀,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之前关于脱贫攻坚工程,宏观层面的文本比较多,综合层面的文本比较多,理论层面的文本比较多,但是如果要真正运用于实际,可借鉴、可推广的还是需要一些更为精准的个案。”《中华读书报》编委陈香认为,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非常需要对精准个案的书写,《心无百姓莫为官》就是一个面向大众的脱贫攻坚故事。“在历史洪流当中老百姓关注的不仅仅是政策,不仅仅是政治家,不仅仅是综合面貌的改变,大家还想要关心一个个具体的人。”全书是一个冒热气、有温度的非虚构写作,写出了人的情感、行为,用一个个具体的人勾勒出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历史宏图,构成了信史的书写,作者的笔力、笔触具有深度。
作家劳罕(王慧敏)
谈及创作经历,劳罕(王慧敏)透露,下姜村是他在人民日报社浙江分社任职期间去过次数最多的村庄,“走遍了村子,聊遍了农户,吃透了村里角角落落的情况”,才记录下这一普通山村风云激荡的历史性变革。他认为,下姜村是新时代中国农村的新类型,可由此观察中国农村发展道路该如何走,思考如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
与会专家认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是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作为五任浙江省委书记联系点的下姜村,通过践行“两山”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终脱贫致富的发展模式为中国广大农村全面建成小康提供了宝贵经验。作品展现的各级领导干部常思富民之策、常思利民之事、常思为民之举的作风与情怀,也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学习榜样。
参加研讨会的还有潘凯雄、李一鸣、袁新文、庞井君、白烨、李炳银、黄传会、李舫、王山、李朝全、向云驹、伍旭升、秦艳华、王国平等专家学者。
与会人员合影
(照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