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中国古代,这个日子被认为是整个热天的开端,暑毒盛行,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得不处处小心。为了趋吉避凶,防病消灾,民间演绎出一整套顺天应时的端午习俗,赛龙舟,包粽子,佩香囊,挂艾草,插菖蒲,沐兰汤,系五彩绳,喝雄黄酒……众多习俗因地而异。
今天,我们跟随常建华《岁时节日里的中国》及其它相关书籍,让我们走进端午节里传统中国的生活百态。——编者
《节日之书》中端午章节插图,老树画
【药俗】
阴恶从五而生,五月五日被古人看做是不吉利的恶时,而这恰恰是阳气运行到端点的端阳之时。事实上,最晚在战国时,北方人已把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
积极对付恶月、恶日的办法是以药克毒。战国时代成书的《夏小正》记载:“此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荆楚岁时记》也说五月五日要“采杂药”。众药、杂药,言其多,古人又称之为“百药”,认为五月初五采药最灵验,药越多,效越大。唐韩鄂《四时纂要》说:端午太阳还没有出来的时候,采摘百种草药的上截嫩头,嫩头的种类多更好,不限多少,一起捣烂,绞出浓汁;又拿三五升石灰,拌和到草汁里面,再捣熟,放在印模子里印脱成药饼子,晒干。治一切刀枪伤处和伤疡,止血,还可以治小儿恶疾。由于人们相信五月五日做成的药有奇效,所以中国古代药学著作《本草》中多以该日收药。收药的时间不仅在五日,更强调在午时。宋朝人陈元靓《岁时广记》列举了宋及前代众多的端午药俗:送术汤、掘韭泥、炼草灰、制艾熊、膏桃人、烧葵子、粉葛根、采菊茎、浸糯米、弃榴花、调苋菜、刈葈耳、取木耳、服龙芮、挂商陆、荐汉术、收蜀葵、晒白矾、丸青蒿、种独蒜、食小蒜、汁葫荽、灰苦芙、羮蘩蒌、摘苤苢、啖蓰蓉、制豨莶、相念药、相爱药、能饮药、不忘药、急中药、丁根药、金疮药等,真是琳琅满目,可谓制药日。采药之外还有其他药俗。一是“人曝药”,《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五月五日晴,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此闽中谚语。”二是“焚古药”,《岁时广记》又引《岁时杂记》说:“端午午时,聚先所蓄时药,悉当庭焚之,辟疫气,或止烧术。”端午采药之俗,直至明清时代尚且如此。
积极对付恶月、恶日的办法还有沐浴。此俗起源甚早,战国时代已有明确记载。《大戴礼记》说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楚辞》讲“浴兰汤兮沐芳华”。《岁时杂记》说北宋开封人“以桃心柳之类,燂汤以浴,皆浴兰之遗风也”。还有沐井水的风俗,《岁时广记》引《琐碎录》:“五月五日午时,取井花水沐浴,一年疫气不侵。俗采艾柳桃蒲揉水以浴。”
以菖蒲、雄黄酒避毒是又一积极措施。《岁时广记》所引《岁时杂记》:“端五以菖蒲,或缕或屑泛酒。”又引“坡词注”:“近世五月五日,以菖蒲渍酒而饮。”所谓“近世”,大约是指唐五代以来,唐人殷尧藩《端午日》说:“不效艾府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知蒲酒是新兴饮品。至于雄黄,《岁时广记》引《玄微集》:“预研朱砂、雄黄细末,五月五日小调,用槐纸五斤,如小钱大,写天地日月五字,燃作五圆,桃柳汤吞下,大治疟疾,汉三十代天师虚静先生秘法。”明清时代与此不同,是将雄黄置于酒中饮用的。关于雄黄、菖蒲的药用价值,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又讲:“雄黄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驱痰功效。”明清时期饮雄黄、菖蒲酒较为盛行。饮酒毕,要将酒洒向四壁、角落,以避虫蛇。有的还在小孩的面颊耳鼻涂酒,以避毒。崇祯《嘉兴县志》不仅记载这些风俗,还谈了雄黄、菖蒲的作用:“雄黄,太阳之精,能避诸邪,解诸毒,菖蒲亦能□(注:原文为缺字)鬼气,杀诸虫,午日泛菖蒲于雄黄酒中,各以余酒染额、胸、手、足心,以辟邪毒,洒之墙壁门窗诸处,以辟蛇虫。”该志还记载了“瓶插桃榴葵艾以禳毒气”的习俗。
延伸阅读
先民应对生活的智慧,能在这个节日找到
从节气时间来看端午习俗,可知先民应对生活的智慧。
在上古中国,我们先民观察世界,曾经把天文历法总结到河图、洛书里,其中就有简明的十月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二生火,地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四生金,地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就是说,一月上天产生水气,到六月的雨季就要注意大地上洪水泛滥;二月上天产生火气,到七月流火,大地会非常炎热,人们要提防中暑;三月产生木气,到八月大地上的树木会成材;四月产生金气,到九月水落石出,农闲的季节大家可以去找矿藏,或者找到好的石头垒起结实的院墙、猪圈;五月产生土气,到十月冬天大地会得到休养生息。一年的注意事项和生计如此简明。那么夏至端午的时候,正是地六成水将来还未来临的月份,而天气正是生金、铄金流石的时候。所以,不仅大地、就是人们的身体也是需要亲近水的。
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代就有赛龙舟的习俗了;而在农村,直到今天,每到傍晚,农民朋友就会在院前洒水泼水,以降温纳凉。
(摘自余世存《节日之书》,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饰物】
端午避恶,还以饰物禳除灾祥,表现在人们佩戴和家门装饰两方面。
五月门户饰物禳毒,最早见于《后汉书·礼仪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傩)止恶气。”红色绳索和印有五色的桃木板都是避邪吓鬼之物。到了南朝,《荆楚岁时记》说:“采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与祓除邪气恶鬼不同,门饰以艾草所束人形是为了禳除毒气。实际上早在战国时代人们已认识到艾的药用价值,《孟子·离娄上》说:“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生不得。”这个比喻告诉我们,艾是可以治病的。艾治病的方法是用艾叶制成艾绒灼烧以灸病。《荆楚岁时记》注中说,南齐人宗测曾经在五月初五鸡鸣以前去采摘艾草,用艾灸治病有效。在北宋,《东京梦华录》记开封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城内外争买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钉艾人于门上。艾人及桃、蒲等均继承前代的旧俗,柳、葵等未见宋代以前的记载。上述风俗多流传于后世,明崇祯《乌程县志》说该地端午节“门户皆插桃艾”。万历《建阳县志》记载“五日缚艾人悬蒲桃、柳枝于门”。门上悬蒲,是因为蒲叶似剑,去恶有效。清代一般是以蒲艾插户,使用最多的是艾,有艾叶、艾旗、艾虎等名色,甘肃很多地方则插柳,湖南长沙还门悬葛藤。
端午节人们在身上要佩戴一些饰物。佩戴五色丝线源远流长,东汉末应劭著《风俗通义》说:“五月五日,集五色缯避兵。余问服君,服君曰:‘青赤白黑以为四方,黄为中央,襞方缀于胸前,以示妇人蚕功也。织麦悬于门,以示农工成,传声以襞为避兵耳’。”(《太平御览》卷三一引)可知五月五日有用五色小块缯帛缝于胸前避兵之俗,“襞”音转为“避兵”。汉代更流行以五彩丝系臂。《风俗通义》说:“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避兵及鬼,令人不病瘟,亦因屈原。”(《艺文类聚》卷四)臂戴五色丝,避兵及鬼的目的,无非是保护和延长生命而已。以五色丝系臂之俗一直留传后世。也有用条纹清晰的丝织绣织成各种物品,互相赠送。
五毒图是端午节装饰的又一颇具特点的风俗。《岁时广记·插艾花》记载:“端五,京都士女簪戴,皆剪缯楮之类为艾,或以真艾,其上装以蜈蚣、蚰蜒、蛇、蝎、草虫之类,及天师形像,并造石榴、萱草、踯躅假花,或以香药为花。”蜈蚣、蚰蜒、蛇、蝎、草虫成了妇女头饰所剪缯楮上的装饰图形。此俗传至明清南北各地。后世所说“五毒”是指可以毒死害虫之物。一般指五种,如清代吴曼云《江乡词》小序说:“杭俗,午日扇上画蛇、虎之属,数必以五,小儿用之。”五毒所指不尽相同。
端午也佩带其他饰物。香囊是其中之一,如万历《新昌县志》谓:“佩香囊艾虎”;还有朱砂袋,雍正《辽州志》讲:“系五丝佩朱砂袋”;又有茧虎,嘉靖《萧山县志》说:“女子以茧作龙虎,少长皆佩之,欲如龙虎之健。”
延伸阅读
欢欢喜喜佩在胸前的香包,是这一天亮丽的风景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萘、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
端午是旧时姑娘们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在端午节前,她们就开始用五色丝线而缠,或用碎布缝制一种形似荷包的绣花袋,里面放上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萘、甘松、雄黄等中草药,称为香包,或雄黄荷包,佩在身上,可以驱瘟散毒。袋子外面用丝线绣上花卉、鸟兽等图案,十分漂亮,惹人喜爱。到端午这一天,姑娘们欢欢喜喜地佩在胸前,香气扑鼻,成为端午节一道亮丽的风景。
戴香包也很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以及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两个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
(摘自陈秀伶、董胜《粽叶飘香:端午节》,吉林出版集团)
【角黍】
晋周处《风土记》说,俗重端午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粘米、粟、枣,以灰汁煮令熟。节日又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麻蓼,名曰俎龟粘米,一名粽,一曰角黍。盖取阴阳包裹之象也。龟,甲表肉里、阳外阴内之形,所以赞时也”(《太平御览》卷三一引)。这是最早有关粽子的文献记载。从文中阴阳包裹未分之意看,它是指夏至阳气之至极,阴气之始至,最初应当是夏至的食品。粽子用菰叶包米而成,外形有角,故名角黍。梁《荆楚岁时记》说夏至这一天吃粽子,就足以证明我们的推测。即便后来粽子成为端午流行食品,有的地方仍保留夏至食粽子传统。如白居易《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诗:“忆在苏州日,常忆夏至筵。粽香筒作嫩,炙脆子鹅鲜。”可见苏州夏至吃粽子。再如北宋时苏颂《图经本草》记安徽“池阳风俗,不喜端午,而重夏至,以角黍舒雁往还,谓之朝节”(《岁时广记》卷二四引)。
后世广为流传的说法,端午食粽子是为了屈原。梁吴均《续齐谐记》说,楚人屈原因遭受谗言不被国王重用,在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同情他,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年间,长沙人区回忽然白天见一士人,自称三闾大夫屈原,对区回说,你祭我很好,但是常年所赠之食,每被蛟龙吃掉,现在如果给我,可以楝树叶塞筒,缠上彩丝。这二种东西是蛟龙害怕的。吴均还指出,今世人五月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江一带的遗风。正如中村乔认为的那样,这个传说故事是用神馔祭水神行为的传说化。所用楝叶、五色丝是具有避邪力的二物,以守卫神馔。我们看到湖南沅湘流域的粽子是一种筒粽,屈原的故事是假托的。以上记载说明这个风俗兴起于长江以南地区,从《玉烛宝典》看,隋唐已流行于北方。唐代长安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唐六典》卷四记载:“节日食料谓五月五日粽。”法定粽子为端午节日食品。
延伸阅读
不断翻新的粽子,可谓南北中国人的美食
食粽子的习俗,初起于南方而后流传至北方。粽子可谓南北中国人的美食。
粽子在品种和研制上不断翻新。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称为碱水粽。晋代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杂粽,即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
据《岁时杂记》的记载:“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又有九子粽。”宋代王曾在《端午皇后阁子帖》中说:“争传九子粽,皇祚续千春。”元绛也说:“九子粘筒玉粽香,五丝萦臂宝符光。”这就表明在古代,粽子不仅形制好,而且品种多,五味俱全。
唐代,粽子用米已是“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有“大唐粽子”的记载。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朝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为箬叶,后来又有芦苇叶包的粽子和竹叶包的粽子。
南北方对粽子各有不同的做法和吃法。北方人多用糯米或白米,佐以红枣或豆沙,拌在一起,用芦苇叶相裹,在水中煮熟,去掉裹叶,然后加入白糖,或蘸以蜂蜜,即可食用。南方主要以糯米,佐料则有红枣、豆沙、绿豆、火腿、鲜肉、咸蛋等,多以竹叶或芭蕉叶裹之。南方粽以广式粽和苏式粽为代表,而闽南粽、宁波粽、嘉兴粽也各有特点。北方粽以北京粽子为代表,其个头大且多为斜四角形。
吃粽子不仅形成了一种习俗,而且也成了一种文化。粽子从南方传到北方,从古代传到今天,人们越吃越有滋味,越吃越有深意。粽子作为祭祀品,寄托着人们对祖先的深切思念;粽子作为食品,又被赋予了纪念历史人物如屈原、介子推、伍子胥、曹娥、越王勾践等的特殊意义。当粽子作为馈赠品的时候,蕴含着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千百年来,粽子作为端午节的食品,一直被人们喜爱着,维护着,成为端午节的一种特殊标志,端午节因此又有了粽子节的别名。
(摘自胡波、胡全《循环与守望——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诠释与解读》,广东人民出版社)
【竞渡】
《荆楚岁时记》说端午有划船比赛。隋杜公瞻注释讲:这个风俗是因为屈原在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老百姓哀怜他的去世,所以都用船只去搭救他。并记录了竞渡起源的其他说法。如邯郸淳的《曹娥碑》讲,五月五日是曹娥的父亲迎接波神伍子胥沿江而上被水淹死的日子。《越地传》说,这个风俗起源于勾践。闻一多在《端午考》中提出:“书传中关于端午的记载,最早没有超过东汉,而事实上吴、越一带的开辟也是从这时开始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测,端午可能最初只是长江下游吴、越民族的风俗,自从东汉以来,吴、越地域渐被开辟,在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对流中,端午这节日才渐渐传播到长江上游及北方各地。”所谓吴、越民族的风俗,即是指:“一个龙图腾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简言之,一个龙的节日。”而且吴、越一带习俗,寻常舟船刻为龙形、龙舟的目的,和吴越民族文身一样,大概也是避蛟龙之害。龙舟竞渡应该是史前图腾社会的遗俗。我认为,至少闻一多先生关于龙舟竞渡早于屈原的说法是成立的,屈原和竞渡联系又固定于五月五日是后来的事情。唐以降端午竞渡之风很盛,唐代诗人李群玉描绘竞渡:“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射初晖。喧江雷鼓鳞甲动,三十六龙冲龙飞。”龙舟之快速,竞赛之激烈,跃然纸上。宋元时期,江淮、江西、福建、两广诸路流行赛龙舟活动(《元典章》卷五七)。
明代南方地方志记载竞渡事颇多。弘治《温州府志》说:“是日各乡造龙舟竞渡叶水心,所谓一村一船遍一邦,祈年赛愿,从其俗是也。但互争胜负,至殴伤溺水者。”温州竞渡活动遍及各村,十分普及,竞渡也时常引起斗殴。类似的记载在方志中是不少的。每届竞渡之时,人民聚观如堵,并持酒肉慰劳胜者,叫做“赏标”。值得注意的是明人对竞渡目的的记载,崇祯福建《海澄县志》说:“所在竞渡非惟屈原,亦以避邪。”崇祯福建《尤溪县志》记载当地“斗龙舟以袪瘴厉”。避邪、祛瘴疠的说法表明这是竞渡的原始意义,纪念屈原是后世附加的。另外方志中的记载竞渡不限于端午,说明竞渡非为屈原而兴,如万历《会稽县志》说:“夏至祀先以面,农人竞渡于通津,衣小儿衣,歌农歌,率数十人共一舟,以后先相驰逐,观者如堵。”从竞渡和食粽风俗看,端午的起源与夏至关系密切。
延伸阅读
赛龙舟,一个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大赛场
唐代有一个叫张建封的人,用诗歌记录了他所见赛龙舟的场景:
五月五日天晴明,
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
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
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
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
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
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
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
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
后船失势空挥桡。
五月初五端午节,明媚的阳光,鲜活的杨花,啼晓的飞鹰,红旗导引的使者,两岸的罗衣盈香和奋力追赶的龙舟,可谓美不胜收。诗人用传神妙笔,把江南水乡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江南的赛龙舟就是这样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它不仅是一种全民参与的娱乐活动,而且也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交往,甚至还是一个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大赛场。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