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不收、打响片儿、拉稀摆带、戳锅漏、背油、豆腐盘成肉价钱……”这些重庆方言背后有何深意?它们是如何从中华古书中走入重庆的乡村、市井?近日,重庆作家强雯的文化散文集《重庆人绝不拉稀摆带》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解开了一座网红城市的灵魂秘密。
该书收录了超过80个重口味的重庆方言,分为“人情篇”“形容篇”“性格篇”“饮食篇”等。方言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重庆的地域特色在书中得到了极好的体现,重庆人的性格也正如书名所言“绝不拉稀摆带”,用斩钉截铁的话语彰显融进血液里的果敢与坚强,这是重庆人的立场,亦是重庆人的担当。
“重庆方言,多带自黑、自我调侃色彩,表面看俗不可耐,却骨子里满满都是进取乐观,以及知耻而后勇的豁达。”作者强雯表示,《重庆人绝不拉稀摆带》并不是单纯的记录语言,通过独特选取的诨语反映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人文精神,从而挖掘、揭示、展现中国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从语言收集,到背后故事的挖掘,既可保留中国文化的最草根最本质的元素,也可从历史、地方的层面展现乡愁、留住乡愁,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从而让中国故事的内涵更加丰富,表达更加多元。”该书责任编辑唐嫣表示,“此书的意义深远——梳理本土语言,厘清重庆文化脉络,进而挖掘、研究、继承重庆包括川渝文化中最鲜活的精神内核,丰富中国精神的内涵,深刻反映时代变化,生动表现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本书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的角度新颖别致,具备开创性。”
在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熊辉看来,“这是一部后重量灵动的地方志,承载着巴渝大地不同寻常的市井生活和风土人情,呈现出一方水土养育之下别具一格的生活图景。这更是一部贯通古今的浮世绘,从远古至当代,用地方性语言将寻常百姓的喜怒哀乐演绎得淋漓尽致。”
“方言往往是多汁的——其中贮含着微妙鲜活的地域性格,也包括对于事物的区域性认知。”鲁迅文学奖得主、作家李浩说,“《重庆人绝不拉稀摆带》如同一面映照着山城文化内涵的镜子,透过它,我们得以觑见一个个不容忽视的重庆故事,领悟一则则无法回避的中国智慧。”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