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下午3时许,刘震云身着深蓝色衬衫,出现在第二届中国—葡萄牙文学论坛上,在有多部文学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文字的他看来,文学的交流可以有效改观彼此民众的印象。
现场
期待作品能被译成葡语
在这20多种文字中,恰恰没有葡萄牙语。刘震云操着难掩一丝河南腔的普通话说,前年他在巴西碰见了一位汉学家。这位汉学家称很喜欢阅读他的作品,并想将他的作品翻译成葡语,但很不幸他去年去世了。
对此,刘震云感到非常遗憾,表示只能等待另外一个人和时机的出现。
对于本届论坛“文学的想象与视野”主题,刘震云觉得“特别好”。在他看来,文学的想象要大于生活,文学的视野要比人们日常生活中眼睛看到的视野更宽更深。世界上很多的文艺理论都会说,“文学是生活的一种反映”,但他认为这个论调是不成立的——因为生活停止的地方文学出发了,文学里的主人公对世界的见解要比现实生活中的人看得更深、更远。
交流
中国诗歌被译成歌曲在葡流传
作为一位年轻的葡萄牙作家,何塞·路易斯·裴秀多先生在论坛上说,文学是通过想、摄影是通过看来达成经验的。他阅读过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当代作家莫言的小说。这些小说给他的创作提供了借鉴,如今,他的作品也很荣幸地被译成中文。
在他看来,中国和葡萄牙的地理距离很遥远,但是翻译工作却把这种距离缩短,人类之间的交汇处就是文学。
同样,在读葡语的中国留学生的帮助下,何塞·路易斯·裴秀多还将中国彝族诗人吉狄马加的诗歌翻译成葡文,并将其中的《沙洛河》改编成葡语歌曲,赢得了葡萄牙歌迷的追捧。他还透露,在翻译过程中,他发现中国诗歌所讲究的押韵、对仗等语法结构是在葡语当中没有的,所以翻译也是文学再创作的过程,这加深了他对中国诗歌的理解,同时,也让他不断探索如何让诗歌在葡萄牙更好传播的方法。
讲述
文学的力量跨过语言障碍
为了更好地印证自己的观点,刘震云列举了他所创作的几部文学作品在海外读者心目中引起的共鸣。
2014年的纽约书展上,一位美国老奶奶对刘震云说,她最喜欢阅读英文版的《手机》。小说开头有两个五六岁的中国农村孩子关系处得非常好:这两个孩子最爱做的事便是在晚上的时候跑到村后头,用矿灯朝天上写字。一个写“娘,你在哪”;另一个写“娘,你不傻”。美国的这位老太太阅读到这一段文字后很揪心地说,“我从小就没有娘,但是‘娘,你在哪’这句话却永远藏在我心里面。我没想到可以用探照灯将这句话写在漆黑的天幕上。即便在现实生活中,你用探照灯朝天上写的话,这字迹在天幕上也会很快消失的。但是在书里面,这些字却在天空中停留了五分钟。这是不是文学的力量?”
另一个例子则和《我不是潘金莲》有关。在阿姆斯特丹的一个交流会上,一位荷兰的女士说,“我没去过中国,但是读了《我不是潘金莲》这本书后,我才发现中国人对世界在思考的深度上跟荷兰人没什么区别,甚至比荷兰人更幽默。”这位女士说,她是笑着读完这本书的。小说主人公李雪莲一直跟旁人说她不是潘金莲,说到没人听、没人信的时候,她就对自己家养的一头牛说,“你整天跟我在一起,我不是一个坏女人。”在她看来,李雪莲像一名无比勇敢的战士,这位中国妇女想说的话通过小说表达出来,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