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胡晓明:文弱美之外,还有刚健的江南

2019-06-27 08:05:50 澎湃新闻 

说到江南,总是让人联想起桨声灯影的秦淮河,无边风月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总是春花秋月、香消玉残、男欢女爱,散发着脂粉气、肤泛的伤感和平庸的诗意。

但江南并不全是文弱的美。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胡晓明看来,江南恰是中国最具刚健性的地方。

6月23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游于尘外协办的“普鲁斯特下午茶”系列文化沙龙第九期“江南人物故事会”在外滩举行。胡晓明做客沙龙,说起他眼中深邃又神秘的江南文化。

胡晓明:文弱美之外,还有刚健的江南

胡晓明

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激活江南文化生态

胡晓明从事中国诗学及近现代学术思想的研究,已出版有《中国诗学之精神》《诗与文化心灵》《江南女性别集(全四编)》《灵根与情种:先秦文学思想研究》《丽娃河畔札记》《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文化的认同》等。

今年5月,《文化江南札记》增补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文化江南札记》收录胡晓明关于江南文化的散文共计六十余篇,内容包括了他对明末清初的江南文化、江南士人反清复明的斗争、江南女子的命运等主题的阐释与思考。

这本书的写作缘于1995年胡晓明用了整整一个夏天重读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只要你是认真读书,那么,每一本好书都是一种观照、一种接引、一种敞开、山长水远的一种深意。如果没有陈先生这本书,我对于‘文化江南’的勾画可能会是另外的样子了。没有这本书,我或许只有想象,而无法观照。《别传》确实是深不可测,但它首先教你懂得如何观照。”

《柳如是别传》像是打开了一扇窗,窗外还有无数动人的江南人物与故事。胡晓明找来了更多资料,重新梳理了《别传》里的人物关系、故事背景,“我当时有个想法,慢慢地在人物故事去找资料。有一个电影导演说过,好的故事片都有个特点,往往把人放在最困难的情况下,让他去挣扎、奋斗,看这个人是否能抵抗困境,这样的故事是最好看的。”

“后来我想,如果说中国的文化是非常优秀、重要的,那么它一定会给中国的文人带来一种抵抗困境的力量。而回望明末清初这个时代,恰恰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文化确实能让中国文人真正受用。”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方笑一认为,《文化江南札记》有一种特别的文体。“胡老师通过一个个人物、地点、故事,把整个江南文化生态全部激活,把空间、历史、人物、文本四个东西融合在一起。然后他写的每一篇文字是很节制的。每一个点都点到一下,但值得其他学者从各方面再去挖掘。”

“这么多年我重读这个书,我还觉得里面提到的很多地方都是值得玩味的。”方笑一坦言,《文化江南札记》帮他打开了解明清之际文化和士人的视野,“不管它的知识体量还是文体,对我来讲,读起来都很有收获。我觉得现在年轻一辈的学者、有志于中国文学的同学,在那些套路的、程式化的论文之外,真的要逐字逐句读一读胡老师的这本书。”

江南不只有风花雪月

胡晓明认为,明清之际的江南文化孕育了不少人物,有许多豪侠义士、高人大儒、才子佳人、名姝国士。从历史人物的角度看,恰恰同时显示了中国文化中尽心尽性尽理、尽才尽情尽气的丰富多姿。

《文化江南札记》写了许多明遗民,有的是大家都知道的,有的却鲜为人知,“他们存在的意义,对于现代人来说,正是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实在三百多年前,明遗民就为今天播下了文化精神的种子。”

“我们知道,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是辛亥革命的成功,我们也知道,辛亥革命的渊源是吾国固有之民族思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也很少有人认真想一想,这个思想的真正播种地,是明清之际的江南文化。”在胡晓明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清之际的民族思想,是现代文化的真正发源处。如果将民族文化作一个大生命来观照,顾亭林、黄梨洲等文化遗民,都是现代文化的播种人,这正是“文化江南”的深意、远意。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研究员陈福康评价,江南文化本来就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优美的、美丽的,还有一部分是斗争的,“当年满清贵族横扫中原大地,反抗最激烈的就是江南。所以我们这里讲江南文化,不能只说风花雪月,更重要的是江南人民的反抗斗争意识。”

胡晓明说,即使到了今天,江南文化仍然有神秘的面纱,“江南背后是很美丽、很神秘、很深邃、很了不起的文化,我们今天其实还没有认真去了解。江南成百上千年积淀的人物、故事、文献、生活、社会,我们都没有真正的了解。”

曾旁听胡晓明讲江南人物的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郎净自己就是江南人。她说《文化江南札记》最吸引她的一点,是写出了江南美,特别是文字的醇美。在活动现场,她还唱了越剧《白蛇传》的一个小片段。

“在江南这片土地生活得越久,越有感受。不仅是那些很有名的人物,甚至那些普通场景都是我生命里的安顿。比如很小的时候外婆就带我看越剧《红楼梦》,然后这个旋律就一直在我生命里萦绕。包括我身边普普通通的那些人,我给他们写了一些散文,觉得他们的人生特别温和,但是又特别坚韧。我一度以为我的家乡已经成为一片废墟了,2000年我住的大宅子彻底拆掉了,但是现在又重新建起了。有些东西是不会断掉的,它会一直延续下去,也会成为一代代人生命的支撑和延续。”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