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文学间性、文化间性:第三届间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2019-07-08 19:24:14 中国社会科学网 

6月17至18日,广西民族大学主办、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协办的第三届间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南宁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越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名学者,就文学与文化中的间性问题开展了跨学科对话,并对间性与技术、艺术与美学等的关系问题进行了交流。

间性论:新的哲学话语体系

作为间性论的首倡者,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商戈令教授首先做了题为“间性—中国哲学的开端”的报告。商戈令指出,中国很早就创立了道、太极、阴阳、有无、中庸等一系列基本范畴,它们与希腊哲人所创的诸如存在、实体、本质、真理、上帝等范畴有着极大的分别,完全不能归属到或附属于西方本体论和形而上学的门下。商戈令认为,中国哲学是间性哲学,它是以间的性质和现象作为世界万物生成变化的本源来展开其哲学反思的。由此开端,中国发展出了自身独特的“第一哲学”——间性论。

广西民族大学范秀娟教授从对《中庸》的思考中探究了何为间性与间性何为的问题。她指出,《中庸》是儒家经典中最富于哲学高度的一部经典,体现了鲜明的中国哲学的间性思想。从《中庸》来看间性,间性是天人合一之间性,间性是致中和之间性,间性是天下至诚之间性。间性论不是要取代须臾不可离之“道”,而是要从“道”中汲取思想营养,做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反应。

广西民族大学袁鼎生教授提出了生态间性论的议题。他指出,生态系统中各位格的间性,既形成物种的序生,又构成生物圈与生态圈的超循环整生。整生,是完承毕显大自然潜能的自足生态。在主体价值论哲学向生态关系论哲学的转换与发展中,主体间性哲学向生态间性哲学拓进,逐步融入生态哲学,最后成为整生哲学的重要成分。

间性视野中的新文论

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张先广教授从间性论角度探讨了新媒介时期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领域出现的新动向。他指出,在数字时代,人类思维固有的跳跃性有望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充分展现,文本的质地也会产生一种新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并非来自于传统意义上的美感,而是来自于遍布作品之中的微细间性。张先广认为,新媒介时期文学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间性的彰显与常态化。这一动向意味着镶嵌画和点彩画等艺术形式由此获得了范式层面的意义。

苏州大学袁影教授将间性与隐喻研究联系起来,探讨了“隐喻是否具有同等的间性”、“不同隐喻类型的间性程度有何不同”等问题。她在佩林的基础上提出了隐喻的三分法,即形式一(本体和喻体都在场)、形式二(仅本体在场)和形式三(仅喻体在场)。判断这三类隐喻的间性层级为:形式三>形式二>形式一。运用这一层级分析蕴含丰富隐喻的《庄子》,她发现《庄子》中不同数量的隐喻类型交织产生巨大的间性,让读者连流于雄辩和诗意的空间。

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寇媛媛通过分析米歇尔·布托的文学作品《动——对美国的再现》,探讨了碎片写作的间性问题。她指出,作家布托于上世纪60年代觉察到媒介环境的改变,并用体现了数字时代模块化思维的碎片式写作再现外部世界。他将亲身经历、风土人情、历史文学文本等各个素材经剪切、拼贴后构成了世界各地域间的文本对话。运用碎片语言结构的灵活性,布托让他的作品实现了与音乐、美术、雕塑等多艺术领域的沟通,为文字与文本打开了许多可能性。

全球文化间性与共同体构建

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指出,反思世界文化全球变异、转型的当下现实,间性研究的核心应当是全球文化间性的建立。金元浦认为,文化间性的思路不同于西方主流强势文化的单向传输和单边主义,它以平等交流、沟通为基础,以对话主义哲学为其哲学基础,而以中国和合文化为参照的执两用中的中国思维,作为新世纪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参照。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文化间性本位,是即此即彼,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第三生成物。它是世界各个共同体间相互协商,谈判、让步、融合的结果。这一结果就是全球文化的公共领域与公共空间。

河南大学李勇教授提出了当代共同体构建的间性路径问题。他指出,共同体构建即经营“之间”,在此意义上它与间性问题本质通连。联系间性、关系、媒介、身体、空间、对话、自我、他者、解构等理论,李勇提出了共同体间性经营的三原则:媒介经营,关系经营与场域经营。他认为,应在有界与无界的悖论张力中,在自我与共同体的超越构建中,将空间与文明、话语与对话、通联与间隔、开放与互生、主动与被动、无为与良知等结合起来思考,有界秩序,无界生成。

上海社会科学院张志宏研究员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了文化上的全面考量。他指出,西方文化语境下的共同体关注的是它的价值,即该共同体的存在对于个体成员的利益实现是否具有积极意义;而中华文化语境下的共同体关注的是它的功能,即如何使一个共同体能够发挥最大功能,而个体成员的利益则在这一共同体功能的最大发挥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张志宏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基于对当代国际关系及经济全球化形势的判断提出的一个具有中华文化特征的概念,这需要我们明确其提出的中华文化语境及普遍的世界意义,而且使之内在包涵的构建原则与行动基础得以呈现。

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刘宝对汤因比文明对话的间性意识进行了阐发。他指出,汤因比认为所有文明都具有同时代性和可比较性,为文明间对话打下了基础。汤因比文明观念中存在两种对话类型:已夭折文明间非交往性的静态对话;现存文明间交往过程中的动态对话。前者表现为一种没有交往的静态,以间性和关系为基础,以差异为表征。后者是动态对话,包括同一文明历时性对话和不同文明共时性对话。文明间的动态对话体现了间性的对抗与交融。

参会学者们还就间性与技术、间性与艺术、间性与美学等的关系问题展开了交流。美国库利学院Robert Crosby MacDougall教授探析了间性论者Philip K. Dick的研究成果。他指出,间性论者Philip K. Dick大部分的写作生涯都在试图找出那些“模糊”的本质,即各种各样的想法和实体之间的关系,包括自我和“他者”(其他人类、动物、外星人等),自然与技术之间,不同时间和地点之间,生者和死者,当然还有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

中国传媒大学宫承波教授探析了智能传播语境下算法的技术间性问题。他认为,在间性论立场下,算法技术即是一种间性。在智能传播的语境下,算法技术的间性存在是在传播实践中沟通以智能机器为代表的个体认知与以人为代表的社会认知,并在形式逻辑、价值逻辑与内涵逻辑之间寻求内在的统一。于算法技术的间性存在中,人得以以机器为他者反观自身,从而真正获得了人的本质。

台湾师范大学苏子中教授从葛罗托斯基的跨文化剧场实践入手,讨论了表演理论的建构问题。他认为,戏剧促使我们跨越边界、超越局限、填补空虚,并最终实现自我。葛罗托斯基转向印度的跨文化剧场实践扩展并丰富了表演者的内部与外部资源,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增强了表演者与观众在智力、精神和情感上的相遇,加强了表演的能量场。

云南大学向丽教授从彭静莲教授的访谈录出发,审视了审美人类学视野下的时尚美学问题。她指出,时尚的建构基质既可以是新奇的、反叛的,也可以是传统的、自然主义的。当代时尚逻辑具有将原本处于不同等级序列的风格交相杂糅的想象力和分配能力,这恰恰见出了时尚的两副面孔和缜密的双向运作机制。在当代多元文化叠合、杂糅与流动的语境中,时尚作为情感与多重资本的融合,将跨文化/多元文化、审美制度、审美认同、审美资本、审美治理、文化遗产再生化、生态美学等问题连结了起来。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