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张秋铧《涛声回响六百年——钓鱼岛之歌》:家国情怀钓鱼岛

2019-07-11 19:00:16 中国作家网 

7月10日,由《文艺报》、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市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张秋铧叙事长诗《涛声回响六百年——钓鱼岛之歌》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路英勇,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诗刊》杂志社主编李少君,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赵海虹,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蔡敏及曾凡华、吴思敬、杨庆祥等诗人、作家、评论家20余人与会研讨,研讨会由《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主持。

《涛声回响六百年——钓鱼岛之歌》讲述了发生明朝东海两岸渔民们在一场大海难中拼死挣扎,最终爬上了一座岛。离开时两百多位男子汉泪洒小岛,并为小岛取名“钓鱼岛”。这部5000行的叙事长诗结构及风格有独特之处,有人物有故事,有民俗民谣,有神话和爱情;呈现了自古以来我国渔民赴钓鱼岛捕鱼的历史,为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的既有事实做诗赞。

吉狄马加表示,先辈在认识海洋、了解海洋、开发海洋方面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张秋铧的长诗有三层意义:一是展现了钓鱼岛和中华民族在精神、血肉、灵魂上的联系,对展示中华民族海洋历史的发展进程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二是描绘曾生活在海洋中的中华民族先贤的伟大事迹,通过对神话的重新阐释,从人类学、民族学多个角度展现渔民的感人故事;三是长诗结构完整、独具匠心,真实反映出人在海洋中的生存状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既是精神史,也是生活史。《涛声回响六百年——钓鱼岛之歌》用诗歌表达爱国主义,对当下如何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有积极意义。

李少君谈到,作者在用诗歌形式表达重大事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此外,海洋题材在中国诗歌中相对比较匮乏,这首长诗对海洋的书写,特别是将海上传说、渔民传说等神话元素转化为诗歌,具有一定开拓性。

“当时我拿到书后,觉得作者的创作有难度,因为钓鱼岛是个孤岛,如何在孤岛上表现这个故事?”叶延滨谈到,当下正在经历中国百年未有之巨变,钓鱼岛题材本身创作难度很大,长诗通过第一人称创作,将历史事件转化为个人命运史,这点值得肯定。同时,长诗通过神话、民谣、历史典籍和传统抒情形式,以及真实和虚构之间的结合,将历史的真实和文学的虚构融为一体。

与会者认为,张秋铧的诗歌将传统与现代、现实与理想、灾难与憧憬融合在一个英勇悲壮的故事之中。全诗气韵生动隽永,让读者触摸到了诗歌本体的浪漫、灵动和真挚朴实的质感。(李菁)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