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准格尔旗草根作家王栓的新书《鄂尔多斯谚语》正式发行,该书通过收集整理鄂尔多斯谚语,讲述鄂尔多斯谚语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语言艺术、民族特色等,对鄂尔多斯谚语进行了初探,展现了蒙汉民族文化结合的独特艺术形式。
7月12日,在《鄂尔多斯谚语》首发仪式座谈会上,王栓与准格尔旗沙圪堵镇漫瀚调传习所的漫瀚调艺人们围坐在一起,大家各抒己见,发表着对该书的看法。
“《鄂尔多斯谚语》这本书里有一些我们的地方语言,原汁原味的漫瀚调就讲究使用地方语言,所以对我们演唱漫瀚调学习漫瀚调,非常重要,所以我觉得这书写的很好。”沙圪堵镇漫瀚调传习所负责人王凤英评价道。
王栓是准格尔旗的草根作家,常年从事文学创作,已完成各类作品十几部。暨《鄂尔多斯新时代笑话》发行后,王栓又历时两年,对鄂尔多斯谚语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
“《鄂尔多斯谚语》全书是12万字,对鄂尔多斯谚语分8个层次进行了论述。谚语的文化内涵、历史的起源、地方特点、民族特色的语言和发展,再就是谚语对现实生活的教育意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搜集谚语词条8000多条,内容包括理政的、实事的,重点是以农村牧区农牧业为主。”王栓介绍着自己的新作。
谚语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劳动人民总结生产生活经验,为明事明理教人育人而创作的一种口头文学。虽罕见于典籍,难登大雅之堂,然它却以朴实无华、言简意赅、生动活泼、朗朗上口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出于对谚语的认识和研究,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王栓编辑出版了《鄂尔多斯谚语》一书。该书对谚语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并选入鄂尔多斯谚语3398条。
“鄂尔多斯谚语与其他地方谚语不同的是。主要就是蒙汉民族两种语言的结合。也就是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游牧文化和黄河文化的结合。再一个就是民族特色,有的谚语,通过蒙语而演变过来,有的是汉语演变成蒙语,完成第二次创作,所以它就有地方的特点。”王栓道出了鄂尔多斯谚语的地方特点。
王栓告诉记者,虽已成书,但并不意味着它完整了流传在鄂尔多斯大地上的谚语,所以他还将继续收集整理,并将它融入到漫瀚调歌词中,通过这种形式继续传承与发展。
“漫瀚调主要就是土言、土语土、腔调,它的语句也是来源于谚语。有些漫瀚调创作,尤其是劝做人做事,再就是歌唱农牧业生产,都离不开谚语,所以可以用漫瀚调来传唱鄂尔多斯谚语。我以后也会继续把它研究下去,整理研究鄂尔多斯谚语永远在路上。”王栓说。(王丽曼)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