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现有农家书屋29148个,如何让书屋有书读、有人管、有人气,更好地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7月11日,湖北省2019年农家书屋工作会暨农家书屋工作领导小组会在远安县召开。会议提出,全省各县市区对本地农家书屋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清理,摸清真实情况,坚持分类指导,做强做优一批示范书屋,规范提升一批标准书屋,整改完善一批问题书屋。与此同时,各地要抓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契机,改革创新,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效能。
创新服务遍地开花
架起文化惠民“连心桥”
湖北于2012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农家书屋在行政村的全覆盖,建成书屋29148个,保障了全省农民基本文化权益。近年来,湖北各地积极创新农家书屋的管理服务模式,一批农家书屋管理员典型、活动品牌不断涌现,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随着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武汉市农村地区逐步社区化,农民逐步市民化。武汉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管理处处长曾兵说,武汉市因地制宜,推进中心农家书屋建设,目前已建成14个,所有书屋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藏书超过3000册,每个书屋每年补充更新图书不少于60种,并配备数字阅读机和联网电脑。书屋管理模式多样,有的采用“图书馆分馆—中心农家书屋”模式,有的通过购买社会服务与专业图书管理机构进行合作管理,有的采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实时管理。各区将农家书屋活动纳入全民阅读中,如江夏区的农民读书征文比赛已持续7年;新洲区的“周欣杯”读书报告会,让农民自己讲读书的故事;东湖高新区的“小手牵大手”,让孩子将家长引进书屋,共享阅读。
据宜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革建介绍,宜昌将书屋与政务服务大厅、电商超市、卫生室等相结合,既保障了书屋开放时间,又方便群众借阅;宜都五眼泉镇庙岗村等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试点单位,将农家书屋打造为“学精神、讲政策、话发展”的文明实践阵地。为聚拢人气,宜昌市已连续举办12届宜都农民读书节、9届西陵区窑湾乡农民读书节,从最初的村民自发行为到当地政府的“惠民大事”,从百余人参与到成千上万农民“赶集”,农家书屋成为传播学习新思想、新理念的重要平台。
“农家书屋发展正面临变换赛道的考验,要顺势而为,推进书屋向‘融合+’发展。”孝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顺利说,该市将农家书屋与精神文明创建平台、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等进行体系融合。如将书屋融入“村村响”“户户通”平台,让村民通过广播听到农家书屋的声音;将书屋与工业园区图书室相融合,既为企业发展提供知识支持,又为村民提供精神食粮。小书屋渐渐产生大效能,云梦县胡金店镇村民黄军昌有感于农家书屋的作用,自创歌曲《农民兄弟》,获第五届感动中国“群文杯”声乐大赛通俗组银奖;汈汊湖养殖场养殖户张安新,是农家书屋的忠实借阅者,现已成为当地的养殖能手。
积极推广“双+”模式
占领基层文化“主阵地”
与全国农家书屋工作遇到的难题一样,湖北农家书屋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存在部分书屋资源闲置、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阅读与“三农”工作和群众生产生活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
未来如何让书屋更好发挥作用?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树林说,全省各地要抓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契机,推动农家书屋有效纳入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推动农家书屋和县级图书馆互联互通,推动农家书屋纳入新华书店面向农村的图书发行工作,实现资源共享;要开展主题性和常态化阅读活动,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组建乡村阅读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宣讲活动,通过深入浅出的解读,把农家书屋打造成学习新思想的“加油站”,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推广农家书屋“双+”模式,一方面通过“+农家书屋”模式,如“党员学习+”“四点半学校+”“科普阵地+”“残疾人之家+”等,使农家书屋成为相关部门在农村开展工作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探索“+电商平台”“+村邮站”“+美丽乡村驿站”等“农家书屋+”模式,使书屋成为服务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平台。
当天,湖北省农家书屋工作领导小组还走进鸣凤镇凤山社区,通过座谈聆听来自基层的声音。鸣凤镇安泰社区农家书屋管理员王萌建议将农家书屋与中小学校结合起来,开设图书阅读日,并在读者中开展读书积分兑换活动。“在为书屋添置图书时,多考虑群众的实际文化水平、阅读能力,适当配置简单实用、通俗易懂、图文搭配的书。”“农家书屋要发挥作用,关键在人。”鸣凤镇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兰芳说,农家书屋管理员过去大多由村干部兼任,但他们事务繁忙,无法全身心投入,建议选择退休教师、老干部、文艺爱好者、文化志愿者等担任管理员。双利村党支部书记黄维华也建议聘请村内离退休干部专门从事书屋管理,并通过在人口密集的广场设置读书点等,激发引导村民读书用书。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