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不知不觉已经有15年了。15个炎夏的精神饕餮盛宴,逐渐形成了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个节目,而自己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一个读者,到一个工作人员,到一个板块的承担者。15个夏天滋味各异,感受不同。
起初三四年,我只是一个普通读者,虽然在中国图书进出口上海公司工作,但并不在书展第一线。平生酷爱读书,所以有了上海书展,我从来不肯落空,当时的书展没有夜场,所以我起码要泡上双休日才过瘾。当时,公司参加上海书展的摊位并不大,中图摊位的标准色是普蓝,在展馆中也并不特别显眼。由于零售业务开展刚起步,所以图书选品也比较单一,再加上进口书相对昂贵,所以光顾的读者并不很多。我更多的时间会花在一些文史类、经济类的大社展台前,心满意足地翻阅各种新版的图书,听听感兴趣的讲座,每每最后还会采购一大摞,沉甸甸地抱回家。当时只是觉得很热闹,像一个读书人的大PARTY。
后来三四年,上海书展开始固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这确实是个重要的决定。无论是便捷的交通,还是优秀建筑营造的隆重的气氛都给书展的定位带来了提升。书展毕竟不同于各色商业展,高品位的气氛营造是成功的一半。书展整体提升了,我们公司的参展活动也开始了进步。首先,中图的展位装修风格基本定型,开始呈现个性特色,依旧是蓝色主体,但新配上配钢结构框架,深色书架,一下子撞入视野,如一股海风轻扬,可以让人心情一爽;其次,随着场地的扩大,书展人流的增多,需要更多的人员参展服务。所以当时作为财务,我也参加了书展的收银工作。整个书展期间,我大概会轮到一两个整天。当时是非常开心的,因为觉得自己爱这个活动,如今能亲身参与,自然很兴奋。真的一天收银下来,又是比较累的,毕竟日常办公室工作基本都是安坐,无需整天站立,这样我更体会到了一线营业员的辛苦。此外,成为了工作人员,视角跟读者相比开始变化。无论是当班期间,还是自己闲逛路过,都止不住会研究一下我们的展位,寻找一下跟兄弟单位的差别。第一年,觉得很不错;第二年,开始觉得有点不舒服,但又说不清楚;后面两年,逐渐觉得可能色系搭配有点违和,灯光效果有待加强……现在回想,那几年上海书展的参展元素越来越丰富,展商们也纷纷进行水平不俗的特装,以至于自己的欣赏水平也被夹带着提升,会慢慢发现自己公司展位风格的缺点。
2011年起,我进入了公司的领导班子,分管大众零售工作。这样每年的上海书展筹备参展就成为我的专项工作了。我们和上海外文书店共同担纲进口馆的工作,外文书店的展位整体感、出样图书品种和工作人员服务能力都比较出色,所以,我们也不能落后,作为一个板块,要整体为上海书展争光。于是,我跟同事一起,对上海书展的参展准备进行了精心的筹划,也前后花了三届书展的时间,才把各种要素调整到位。
首先是确定主色系,中图的LOGO色是蓝色,所以主打蓝色是历届书展一以贯之的传统。可蓝色还有很多变化,之前我们可能有点简单了。我们的LOGO蓝可能在白光下面比较悦目适合,而书展走廊的灯光是黄色的,所以传统普蓝并不出挑,难以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球。我们前后试了各种蓝色在灯光下呈现的效果,也请了专业设计师帮助,最后选定了一款深蓝中带些紫的色谱,作为我们的主打色系。门头、立柱、宣传围板在这种蓝的映衬下,显现出活力、时髦的效果,虽然传统的宁静感减弱了,但是更适合书展整体热烈的气氛。
其次,我和同事们根据几年的零售实践积累,精耕细作,仔细研究市场潮流和风向,慢慢摸索了自己主打的图书品类,并根据日常的销售数据和书展的销售表现,在下一届筹备工作中进行筛选和强化,总结出选书逻辑,努力进行客户画像。并且,我们在把关方面也绝不含糊,坚决不让有毒有害出版物流入书展,确保文化安全零事故。2011年起,我们的销售开始起飞,2016年的销售实洋,足足是2010年的五倍。可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还有,我们随着零售事业的发展,专业的营业员队伍已经逐渐建立起来,并很好地承担了书展的突击任务,我们已经不再需要大量办公室的同事临时参与书展服务了。我比较认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才会有更高的效率。虽然近些年的书展的时间延长为每天12小时,并且还不断遇到大客流叠加高温天,甚至发生过有读者在我们展位中晕倒的情况,我们的服务人员很好地处理了各种突发情况,圆满地完成了书展任务。当前书展需要人员支撑在逐年减少,但服务质量却是不断提高。只是比较可惜的是随着专业化水平提高,其他爱书的办公室同事,就很少有机会直接参与一线书展服务工作了。跟我的经历相比,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回首15年,蓦然发现,上海书展的成长,不就是我自己的成长吗?何其有幸赶上这样火红的时代,何其有幸,自己的工作和爱好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展望未来,我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为上海书展的兴旺发达继续努力。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