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一座有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积淀的城市,有着久远的文学传统。重庆文学事业在党的领导下,顺应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要求,在民族解放和重庆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秉承光荣传统 弘扬重庆精神
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大批作家和文化名人汇集重庆,作为战时首都,重庆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重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驻地,重庆是西南地区的文学中心。1954年中共中央西南局撤销,1956年西南文协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在重庆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沙汀为主席,第二年组建作协党组,龙实任书记;西南文协的刊物《西南文艺》亦更名为《红岩》。1959年8月,作协重庆分会在成都召开理事扩大会,决定中国作协重庆分会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并由重庆迁至成都,与四川省文联合并,重庆文学因行政区划调整,相当长时间里作为四川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和发展。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1999年经中共重庆市委批准,重庆市作协独立建制,重庆文学开始以新的姿态,服务于党的文学工作大局。
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全国各地留渝及重庆本土优秀作家继承重庆文学的光荣传统,以新的面貌和姿态投身新中国文学事业。1961年,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岩》发表,震撼了广大读者,被称为具有共产主义精神和革命气节的教科书,获得广泛好评。至今,《红岩》仍然多次再版,小说所蕴含的红岩精神,已成为当代重庆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红岩》成为重庆文学的一个重要缩影,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庆文学在全国的重要影响力。除此之外,何其芳、方敬、曾克、柯岗、雁翼、梁上泉、刘德彬、高缨、陆棨、杨山、穆仁、张继楼、殷白、王觉等优秀作家与评论家,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庆文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紧跟时代步伐 文学百花繁盛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重庆文学焕发新的面貌,一大批反映改革开放后人民新的精神面貌和时代变化的作品问世。1983年,傅天琳诗集《绿色的音符》获第一届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1986年李钢诗集《白玫瑰》获第二届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同一时期,黄济人的长篇报告文学《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获全国首届军事文学奖,王群生的小说集《彩色的夜》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岳非丘、邹越滨、林亚光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90年代初,陈川、何小竹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重庆文学取得的这些骄人成绩,为中国文学百花苑的繁盛增添了光彩。
1997年,重庆成为全国第四个、西部地区惟一直辖市。在重庆市委、重庆市作协历任领导带领和广大重庆作家共同努力下,重庆文学牢牢把握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跟时代步伐,书写时代进步,不断取得新的成就。1997年以来,傅天琳诗集《柠檬叶子》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李元胜诗集《无限事》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李永毅翻译作品《贺拉斯诗全集》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先后有冉庄、冉冉、何炬学、杨犁民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家、评论家,他们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彰显了重庆文学发展的形象。值得注意和欣慰的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又有大量文学新人不断涌现,彰显了重庆文学自强不息的发展态势。
推动全面发展 呈现蓬勃气象
在文学发展进程中,重庆亦收获了诗歌重镇的美誉。这里曾承载着郭沫若、艾青、卞之琳、臧克家、何其芳等载入中国诗歌史册的重要诗人的身影与足迹,有获得全国各类重要文学奖项的诗人,还有沙鸥、余薇野、石天河、虹影、王川平、梁平、李亚伟、尚仲敏、华万里、冉仲景、宋炜、杨矿、欧阳斌、何房子、吴向阳、向求纬、柏铭久、赵兴中等众多有影响力的诗人。1986年,重庆建立了由吕进担任所长的全国首个新诗研究机构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被海内外华文诗学界公认为中国新诗研究的重要中心。这些都体现出重庆在当代中国诗歌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重庆的社会主义文学事业跟随时代进步潮流,发展内容更加丰富。为适应网络文学发展新形势,重庆继上海后建立了全国第二个网络作家协会,产生了小桥老树、袁锐、向林等一大批在网络文学界有广泛影响的作家,创作了不少受到网络读者喜爱的文学作品。此外,重庆诗人还发起建立全国较早的诗歌网站“界限网站”,吸引和影响了全国大批诗人,助推了网络时代诗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庆文学事业发展迎来新的春天。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要求,肩负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不辱使命,担当作为,开启了文学事业发展新的征程。重庆市委、市政府全面加大文学事业发展投入与政策力度,市委宣传部不断增强工作支持举措,重庆市作协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发挥评论引领作用、配套激励措施、强化基层基础,服务全市工作全局,各区县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文学事业,重庆正呈现出新时代文学事业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徐培鸿)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