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大型阅读文化空间“上海之光徐家汇书院”将于2021年开业

2019-08-15 21:57:26 澎湃新闻 

8月14日晚,在上海书展主会场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的“域市汇本——‘建筑可阅读’和‘衡复三书’分享会”上,徐汇区区长方世忠对外发布了一家超大型文化阅读空间的规划:2021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一天,上海之光徐家汇书院将在徐家汇核心区开业,该项目由徐汇区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合作。

大型阅读文化空间“上海之光徐家汇书院”将于2021年开业

徐家汇规划效果图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徐汇”

大型阅读文化空间“上海之光徐家汇书院”将于2021年开业

徐家汇规划效果图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徐汇”

当晚,徐汇区区长方世忠在活动现场表示,“今天上午,李强书记在参观上海书展时要求上海多出精品,营造更浓厚书香社会氛围。对此,徐汇区正在全面响应和积极践行。如果说上海的地标性书店有上海之根的朵云书院广富林店,有上海之巅的朵云书院旗舰店,有上海之心的思南书局实体店,那么在结束今晚的致辞之前,我想给广大读者和上海书展再送上一份书香大礼,那就是徐汇区与世纪出版集团的书香之约,双方正式启动合作建设总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位于海派之源徐家汇核心区的更大容量和更具内涵的超大型阅读文化空间——上海之光徐家汇书院。该书院将于2021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也是徐光启的生日前一天正式开业。”

在方世忠区长看来,上海之光徐家汇书院是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也以此献给徐光启诞辰460周年,“献给因阅读而成为伟大城市的上海,献给因阅读而赋能伟大城市的读者。”

大型阅读文化空间“上海之光徐家汇书院”将于2021年开业

分享会

随后举行的分享会上,著名建筑学家、中科院院士郑时龄,著名作家陈丹燕,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三位嘉宾与读者分享了对上海老建筑和街道的印象和感受。

建筑是城市的名片,在上海,有温度、有特色的地标性建筑随处可见,徐汇区衡复风貌区内的武康路、衡山路、复兴路就是遍布老建筑的三条街道。

中华书局《海上遗珍》系列丛书先后出版的《武康路》《衡山路》《复兴路》就聚焦了这三条街道,书中既有对建筑历史沿革的精确考证,也有对发生在这里的逸闻趣事的生动记述,还有对曾经居住在这里的文化名人的深情回忆。

分享会上,主持人骆新让三位嘉宾在上海有历史风貌的道路中推荐一条“最有上海风情的居住之路”给外地游客。三位嘉宾的选择都颇具个人趣味。

陈丹燕选择了自己从小生活的五原路,这是一条衡复风貌区内“永不拓宽的马路”,商业性不强,都是本地居民,沿街的小店铺也都是为方便周围居民生活设立,陈丹燕认为这条路非常能代表上海。

五原路的建筑也是非常能代表上海的,有教堂、新式里弄、石库门,还有解放初期造的普通的公房,丰富多样,至今保存完好,“这种没有被大家关心的小马路有更好的上海本地的风貌。”

郑时龄则认为上海不同的道路有不同的风貌,不同国家的人来,他会根据情况推荐道路。美国人来,他会选衡山路,因为当初衡山路是美国人的聚居处,有美国人的学校、教堂;法国人来,则会选择法式风情浓郁的衡山路。

顾青则强推自己从小生活的武康路,武康路上的许多建筑,小时候他时常路过和玩耍,长大之后,得知了这些建筑的历史,“它们一下变得完全不同”,“这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而我们是活在历史中间的一段,这是最有意思的。”带朋友去武康路,顾青总会为朋友介绍自己生活的历史的那一段,也就是1960年代至1970年代,“我觉得那是最美好的时代,因为是我小时候最幸福的时候。”

有了故事的建筑和街道,在人们的阅读中多了含义,因而灵动起来。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散落于城市之中的老建筑,在活动现场,《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举行首发。该书引入全新数字阅读手段,每幢建筑都附有二维码,同时引入AR增强现实技术、VR全景等“新科技”阅读,充分调动读者的触觉、视觉、听觉等感官,让历史街区上每栋老房子的震撼故事都能直击人心。

城市的文化气息不仅仅停留于书卷之中,更留存于城市生活之间。“衡复三书”中写到的三条老马路,只是上海遍布历史建筑的街道的缩影。穿行于城市的街道,都有建筑可以阅读,有城市故事分享,穿越都市的绿荫邂逅城市文脉。

据悉,明年书展徐汇区还将继续推出《海上遗珍》第四辑,未来还将陆续推出永嘉路、淮海路等专辑,挖掘这些文化遗产背后未经披露的闻人轶事和历史、人文价值,更好地传承历史文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