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也是个‘译者’。”8月21日,在第26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上,中国当代作家阿来在与30国汉学家对话活动中风趣的开场白,拉近了和汉学家的距离。
“故事沟通世界:阿来对话三十国汉学家”活动由孔子学院总部、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联合主办,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支持,整场对话围绕文学和翻译展开交流。
写作也经历了翻译的过程
藏族作家阿来的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法、意、德、俄、日等10余种语言出版,其《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蘑菇圈》等作品享誉中外。
阿来坦言,自己从事文学写作30年来,每一次写作实际上也经历了一次翻译的过程:从藏语方言,到藏语普通话,再到中文普通话。
“这也是在脑海中的一个翻译的过程。”阿来说,很多读者说,他的作品中有一些普通话中不常见的表达,比如“愿你面前的道路是笔直的”,这句话是藏文中的一种祝福方式。因为西藏多山,道路大多弯弯曲曲,很少有笔直的道路。“愿你面前的道路是笔直的”,实际上就是祝愿对方一帆风顺。
在阿来看来,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则要从黑暗之中寻找光明,从艰难之中发现希望,哪怕世界艰难,也要写得美好,要去发现人性最伟大的地方。“希望借助汉学家们的翻译,将这种美好带给各个国家的人。”
《云中记》吸引众人目光
《云中记》是一部由阿来所著的长篇小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近日,该书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云中记》讲述了汶川地震后,四川一个300多人的藏族村落,伤亡100余人,并且根据地质检测,村子所在的山坡将在几年内发生滑坡,于是在政府的帮助下,整村搬迁至一个安全的地方。村里祭师总是惦念着那些死去的人,最终决定以自己的方式去照顾那些在地震中逝去的亡灵。
“故事沟通世界:阿来对话三十国汉学家”活动伊始,《云中记》宣传短片《生命的颂歌》吸引着每一个人的目光。阿来在片中讲述了他酝酿该作品的10年创作经历,以及他对于生命、文明的思考。也正因为该作品的认真打磨和厚重思考,阿来的新作《云中记》成了对话中被汉学家们提及最多的作品。
“不同文化的交流,说的语言不一样,但感情都一样。译者是沟通感情的重要桥梁。译者有感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情,才能用母语表达出来。我们虽然来自不同国家,用文字表达不同地方的故事,但有共同点:这些故事都是关于人的,感情是共通的。”正在翻译《尘埃落定》的土耳其青年汉学家吉来说,他想翻译《云中记》,因为这些故事对土耳其读者来说也有共同点。
“土耳其也是处在地震带上的国家,这也是我想翻译《云中记》的原因之一。”吉来说,土耳其在1999年经历过一场大地震,因此土耳其读者也很可能对《云中记》感兴趣。“中国近些年来快速崛起,但很多国家的人对中国缺乏了解,只知道她的崛起,但不懂她的人情。通过阿来老师的作品,我希望让土耳其读者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感受到中国文化和土耳其文化的共同点。”吉来表示,希望明年完成《云中记》的翻译工作。
汉学家们希望让读者了解中国
突尼斯汉学家哈利德翻译过阿来的《蘑菇圈》。在2018年的BIBF上,他所在的突尼斯出版社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签了版权协议,“当年10月,我驾车900公里参加第23届阿尔及尔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从此开始对阿来的作品感兴趣”。
在翻译《蘑菇圈》的过程中,哈利德发现阿来对故乡山水的依恋,“我感到非常有共鸣,因为我也是在农村长大的,对故乡有特殊的怀念之情”。
看了《云中记》视频后,哈利德说,他看到了阿来“生命的颂歌”,“阿来的作品风格是我喜欢的乡土文学类型,这将会在突尼斯甚至整个阿拉伯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墨西哥汉学家罗豹鹿也在翻译《蘑菇圈》,他很想知道阿来对于灵魂的理解。阿来直言:“我不确定有没有灵魂,但我希望有。”
“为何在经历汶川地震10年后,您才动笔?”印度汉学家黎明好奇地问阿来《云中记》为何要等10年。阿来说:“地震刚结束时看见死亡,只能想到绝望,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让受灾的人重新建立生活的信心非常困难。如果震后第一天就写,只会写出单纯的悲伤和黑暗。但是文学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和酝酿。10年纪念的时候,我通过书写,希望忘记灾难的沉重。事实上,写出来之后,沉重的记忆还在,但至少没那么黑暗了。”
“你的作品已经被20多国译者翻译,请问如何看待文学的海外影响力?”对芬兰汉学家劳诺的问题,阿来是这样回答的:“如今,我们要写出足够好的作品,输出到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不是单一的,是多元的,它有内部多样性。这时候,我们要不断进步,写得更好。”
参与对话的汉学家们纷纷表示,中国故事正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他们希望通过翻译,让世界各地读者能够通过阿来的作品了解真实生动的中国。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