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翻译家周克希:不能容忍读客如此“碰瓷”《追忆似水年华》

2019-08-27 15:00:47 文汇报 

翻译家周克希:不能容忍读客如此“碰瓷”《追忆似水年华》

翻译家周克希:不能容忍读客如此“碰瓷”《追忆似水年华》

翻译家周克希:不能容忍读客如此“碰瓷”《追忆似水年华》

8月26日,一个惊人的消息在读书人的朋友圈刷屏。有人注意到,读客图书在法国作家普鲁斯特《追寻逝去的时光》的新版腰封上,不顾事实而宣称该书“曾有一个错误译名——《追忆似水年华》”,并称此次由“读客文化”出版的是“全三册”。

记者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了该书译者周克希。他告诉记者,得知译作被这样“处理”,“吃惊”之余表示不能容忍,已与出版方交涉,要求将“错误译名”“全三册”等非常不妥之处进行更正并撤回腰封。他还表示对“如此营销”完全不知情,且至今未收到样书,从朋友转给他的图片上看到“全三册”三个大字印在书名下方,连称自己只译出三卷,“全三册”的提法极易对读者形成误导,以为这本书就是普鲁斯特原著的全部内容。

不满“碰瓷”,网友报复性打出2.3的低分

周译《追寻逝去的时光》并非一本新书。2014年,周克希用10年时间译出的第一卷《去斯万家那边》、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和第五卷《女囚》首度面世,先后在上海译文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次读客与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合作出版为该书的第四度面世。

谈到此次被业内称为“读客碰瓷《追忆似水年华》”的事件,周克希表示难以置信。“与他们接洽时,他们的诚恳、专业和由衷喜爱普鲁斯特的态度,打动了我。”“他们说这么好的书稿,之前似乎没能形成与之匹配的影响力。”读客有关负责人话里话外的“遗憾”之情,表达了读客对做好、卖好这本书的充分信心。

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套书才一上架,立刻引发了读者抵触。有豆瓣网友发帖,不仅不满于把三卷称为“全三册”,而且认为这种宣传方式几乎否定了《追忆似水年华》这个曾经耳熟能详的译名为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市场传播作出的贡献。

“碰瓷事件”同样让周克希本人感觉受到了伤害。昨天晚些时候,周克希看到了读客发出的致歉声明。声明就读客版《追寻逝去的时光》引发了业内争论并给业内外带来的困扰“深表歉意”,称事情发生后,公司进行了团队整改,并全面召回已发出的全部图书,进行销毁处理……自始至终,未提及该书译者只字片语。周克希告诉记者,他曾经对读客方面提出,要在致歉信里说明是在译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使用了这样的宣传方式,并且也要对译者表示道歉,然而对方却支支吾吾,以“保护译者”为由搪塞。

目前,该书在豆瓣上的评分降至2.3分,已对周克希的声誉造成了连带影响。而此前他与其他出版社合作的几个版本评分几乎都在9分以上。

译者澄清:译名没有对错,只是翻译观念不同

说到《追忆似水年华》的版本,不能不提它唯一的全译本。1982年开始,译林出版社相继出版了由15名译者共同翻译完成的七卷本《追忆似水年华》,到2012年又作了一次较大的修订。

15名译者包括李恒基、徐继曾、桂裕芳、袁树仁、潘丽珍、许渊冲、许钧、杨松河、周克希、张小鲁、张寅德、刘方、陆秉慧、徐和瑾、周国强。周克希曾希望以一己之力推出一个全译本。然而,完整翻译七卷本、250万字的《追忆似水年华》,对一名翻译家的体力而言是巨大的挑战。普鲁斯特的句子特别长,最长的句子由394个法文词组成,翻译难度不言而喻。十多年前,记者就听闻周克希先生为了准确传达一个词的意思,常常思虑几周甚至几个月;有时好不容易译出一个长句,等译到后面发现并不完全准确,再回过头推倒重译。

带着痛苦与纠结的心情、面对力不从心的身体状况,2014年,周克希引用法国作家法朗士的一句“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将终止翻译的决定公之于众。而他手头已译完的一、二、五卷,因译本品质出众而被多次出版。

由于在出版此三卷时将书名从全译本的《追忆似水年华》改成了《追寻逝去的时光》,因此有人认为“《追忆似水年华》的译法有错”这一说法本身就来自周克希。周克希昨天对记者强调,自己从来没有说过《追忆似水年华》的译法是不对的:“《追忆似水年华》跟英译名之一的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有那么一点像,都很唯美,只是在我看来不够忠实于原书名的意思。而我追求更贴合普鲁斯特原意的译法,尽管它可能比较朴实,不那么‘美’,不那么易于传播。”事实上,普鲁斯特当年也曾对英文版的书名感到失望,认为虽然出自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又和法文版首字母对应,看着十分巧妙,却毁了他小说的原意。最后英文版尊重他的意见,把译名改为了In Search of Lost Time。

鉴于普鲁斯特是一位有着深刻哲学思考的作家,他的这部代表作开创了心理写作的先河,因此周克希认为,普鲁斯特的原意是物理的时间是无法找回的,但心理的时间是留得住、找得回的。可以说,《追忆似水年华》和《追寻逝去的时光》二者之间,更多是翻译观念上的不同。信达雅从来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更何况不同年代的审美,决定了翻译所追求的方向是不一样的,因此一部名著在传播过程中,译名变更并不是稀奇的事。《追忆似水年华》这个书名,在推动这本名著在中国的普及和风行上起过的作用是不能否定的,像这样在书封上武断地以“错误”一词来否定它,无疑是抹杀了经典在传播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