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
8月24日,由《民族文学》杂志社和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共同主办、张家界市文联协办的“刘晓平散文集《一路风景》研讨会”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吴义勤,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民族文学》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石一宁,以及李霄明、徐可、胡平、范咏戈、张陵、王山、王必胜、王彬、赵晏彪、哈闻等专家出席会议。研讨会由《民族文学》副主编陈亚军主持。
土家族作家刘晓平现任张家界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1981年开始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涉猎广泛,出版作品集12部,有作品被译介至美国、日本、越南。因突发疾病作者未能与会,通过视频连线现场感谢参加研讨的专家,并委托湖南红网副总编辑汤金辉作为代表聆听对他创作和散文集《一路风景》的意见与建议。
吴义勤发言
吴义勤认为,散文集《一路风景》为“生活化写作”和“建构自我的写作”树立了典范。此次研讨对当下散文创作乃至整个文学创作都具有启示意义。他说,刘晓平的散文将生活文学化,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世间的温度,同时彰显个体的独特情感;语言风格朴实,追求真善美,富有哲理思辨。尤其值得注意和肯定的是“我”在刘晓平的作品中从不缺席,作者通过写作建构了文学的自我、思想的自我和情感的自我,进而通过写作来改变自我,提升自我,重塑自我。
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和探讨刘晓平散文创作及散文集《一路风景》的文学价值和启示意义。大家认为,刘晓平的散文与他的为人一样真诚、朴素、善良。作者自觉与时代同行,站在泥土里仰视生活,在不断跋涉和追寻中观察、思考、记录、表现现实,他充满地域特色和哲理思辨的见闻与感悟“处处有风景”。作家的诗人视角令他的散文充满了诗意、诗性,散文写作中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借鉴与运用充满创意。作为长期扎根湘西红土地的作家,刘晓平的创作呈现出可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关注着脚下的土地,关照着历史,书写着“初心”“使命”等深刻的精神内涵。专家发言不约而同地谈到刘晓平散文作品中关于红军后人扶贫故事的篇章,认为这是作者散文创作谱系中的独特风景。
散文集《一路风景》的书名恰如其分,纵览书中篇目,所见“风景”既有审美意义,更有思想意义——不仅涵盖了自然的风景和时光的风景,更书写着人生的风景、时代的风景。
与会者共同期待刘晓平早日康复,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给时代。(杜佳)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