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狂人日记》
叶圣陶《倪焕之》
萧红《小城三月》
鲁迅、茅盾、巴金、郁达夫、叶圣陶……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学大家,影响了一代代读者。然而今天,有些年轻学子对他们的认知,仅停留在教科书里的名字,这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陌生感引起了文学界的高度关注。
日前,“与20部经典的上海相遇——2019-2020年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在上海启动,组委会从新文学代表作家的作品中选出了包括鲁迅《狂人日记》、柔石《二月》、叶圣陶《倪焕之》、巴金《雾》、施蛰存《春阳》、沈从文《菜园》等在内的20部经典,供参赛者从中任选一部撰写评论。大赛组委会主任、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著名作家孙颙表示,文学创作及评论需要经典的精神观照和脉络延续,希望借此品读经典的契机,提升年轻人的艺术感受和鉴赏力,再度挖掘新文学历久弥新的魅力。
熟悉的西方书单,陌生的中国新文学?
大赛评委之一、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从自己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入手,向记者介绍挑选这20部作品的初衷:“从一些阅读报告中透露的数据来看,不少读者似乎更熟悉米兰·昆德拉、福楼拜、卡夫卡等国外作家,或是对一些流行畅销书如数家珍,不是说读这些不好,而是如果仅仅接受这样单一的阅读体系,是可怕的。”在周立民看来,“重西方轻本土”或“重古典轻现代”的失衡局面,亟待扭转,而大赛的初衷正在于“显示出中国新文学百年的眼光、底气和根源”。
有一个观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重温深读五四时期新文学作品,不仅并不过时,在当下尤其有价值。因为从某种层面来说,新文学经典不仅直接影响了汉语传统,也塑造着中国人的精神结构、心理方式、表达方式。与此同时,这批文学大家们的写作经验同样值得今天的写作和评论界继续研究借鉴。比如郁达夫四年读了千余种小说,会好几种语言;巴金也掌握了日、俄、德等多门外语,翻译写作两不误;茅盾、周立波一边写乡土文学一边自如谈论尤利西斯……事实上,当年余华在36岁时迎来创作中的重要转型,正是从重新发现鲁迅、重读鲁迅开始的。
重温新思潮影响下的文学创作,对了解时代不无裨益
记者注意到,本届大赛所开列的品读书目,尽量选择直接或间接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关的现代文学作品。大赛终评委之一、评论家王纪人说,它们从内容和形式上体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的影响,这对青年学子了解那个时代不无裨益。
其中,鲁迅的《狂人日记》标志着中国新文学的伟大开端,郭沫若的《女神》为中国白话新诗和现代浪漫主义的奠基之作,二者均为开风气之先;叶圣陶的《倪焕之》和柔石的《二月》可被视为五四以来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而郁达夫《茫茫夜》塑造苦闷的“零余人”形象,以及施蛰存《春阳》写一名与牌位结婚守节的女子,都显示了艺术创作中的锐意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书目还选入了庐隐《象牙戒指》、丁玲《梦珂》、关露《新旧时代》、萧红《小城三月》等女性作家小说。王纪人表示,这些女作家,本身就是五四精神鼓舞下女性解放的结果:“她们走进大城市,走上文学乃至革命的道路,往往比男性付出更多,也更加勇敢。”相应的,她们的作品也表现了中国女性追求个性解放和社会理想的努力。恰如当年茅盾评价:“我们现在读庐隐的全部作品,就仿佛再呼吸着五四时期的空气”,她所描绘的一些青年形象,“是五四时期的时代儿”。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