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筠《交响乐》新书发布会现场
70万字、2000多天、讲述抗美援朝真实历史……长篇小说《交响乐》是军旅作家王筠继《长津湖》后创作的又一部长篇力作。作家陶纯评价其为“一个大宏伟计划的开端”,“《长津湖》加上《交响乐》总篇幅将近120万字,未来,王筠还要创作三部作品。当下的100多万字从体量上已经超过魏巍的《东方》,他的作品在虚构文学创作方面,填补了抗美援朝战争主题的空白。”
8月31日,由单向空间、凤凰网文化、一点资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战争与和平的交响乐——王筠《交响乐》新书发布会”在单向空间·大悦城店举行。作者王筠及作家柳建伟、陶纯一起与各界读者分享《交响乐》的创作和阅读感受,并就“战争与和平的交响乐”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交响乐》是一部以抗美援朝战争真实历史为题材而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志愿军某军侦察营、某师医院治疗队、某部穿插营和美军某空降团战斗群特遣队的战斗历程为牵引,真实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彰显了广大志愿军官兵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
柳建伟认为,《交响乐》的意义在于展现了一种抗美援朝的精神,值得读者认真品读、咂摸。他评价《交响乐》是继魏巍《东方》之后又一部更厚重、更全面的著作,值得深入研究。“王筠汲取了世界战争文学史最好的营养,又经过中国化的消化,用十多年的时间精心打造出了这么一部作品。”
“一个人用6年时间写一本书,在目前比较浮躁的环境下是非常难得的。而王筠就用了6年,并且是在他非常好的状态下完成了这部作品。”陶纯如是说。他认为,《交响乐》的结构精巧,并非为“写实”而写实,罗列战役如何发起、如何回撤、如何结束等等,而是将焦点放在描绘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上:“这场战争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本书不仅有现实意义,更有未来的意义,期待更多人读到它。”
王筠认为,自己虽然写的是近70年以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但是实际想表达合作、尊重、包容和爱才会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关于这部书,他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是一个爱的故事。“同志之爱,阶级之爱,人性之爱,男女之爱,而最残酷的便是剥夺人与人之间的爱。”王筠坦言,他写这部小说下了很多功夫,因为要对历史负责,所以很多细节都做了功课。“写作是一段旅行,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我们并不知道。这段旅行结束了,还会有下一段。”(李菁)
(王筠,祖籍安徽灵璧,生于安徽宿县(今宿州市),客居山东青岛。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迄今有长篇小说5部,长篇纪实报告文学2部,中短篇小说30余篇400余万字。纪实文学《最长的三天》曾获全军抗震救灾优秀文艺作品奖;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长津湖》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等奖项。)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