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21日,第一届东北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辽宁沈阳召开,宣布东北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成立,与此同时,东北文学工作者协会也正式成立,主席为刘芝明,副主席为罗烽、舒群,成员包括东北地区的专业作者16人、业余作者51人。辽宁文学乃至东北文学,从此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弥足珍贵的东北解放区文学
事实上,东北文协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已经在这里开始工作。1945年,随着东北解放区的建立,一大批革命作家从延安来到东北,东北解放区文学得到快速发展,一大批文学阵地相继出现,如以东北书店为依托的《东北文化》《东北文艺》《东北文学》等,尤其是1946年12月1日创办的《东北文艺》,影响最为深远。《东北文艺》创刊号发行之时,便是东北文协筹备之日,由萧军、舒群、罗烽、金人、白朗、草明6人发起,共38人。
东北文协成立前后,一大批优秀作品相继涌现,如周立波的《暴风骤雨》、马加的《江山村十日》、草明的《原动力》、刘白羽的《政治委员》等多。这一时期的创作在文学史上被概括为“东北解放区文学”。受东北解放区文学的影响,后来出现了一大批长篇小说,如韶华的《燃烧的土地》、高玉宝的《高玉宝》,直至上世纪70年代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
1953年10月,东北文学工作者协会改名中国作家协会东北分会。1954年9月1日,中国作家协会东北分会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沈阳分会。1978年作协组织恢复后,改为中国作家协会辽宁分会,1991年6月更名为辽宁省作家协会。
辉煌强劲的新时期文学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伴随着新时期一个又一个的文学浪潮,辽宁文学也迎来了自己的井喷期。
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伤痕、反思文学热潮中,关庚寅的《不称心的姐夫》、金河的《重逢》等小说,分别获得1978、1979年首届和第二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上世纪80年代初,金河的《不仅仅是留恋》、迟松年的《普通老百姓》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张书绅的《正气歌》、金河的《历史之章》获得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紧接着,改革文学渐渐成为主潮。邓刚的《阵痛》、达理的《路障》《除夕夜》、金河的《打鱼的和钓鱼的》、于德才的《焦大轮子》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达理的《爸爸,我一定回来》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军事文学的崛起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王中才的《三角梅》《最后的堑壕》、刘兆林的《雪国热闹镇》、庞泽云的《夫妻粉》、宋学武的《干草》《敬礼,妈妈》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刘兆林的《索伦河谷的枪声》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与此同时,寻根文学悄然兴起,辽宁作家以一批极具地域风情的作品参与其中。其中,邓刚的《迷人的海》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谢友鄞的《窑谷》《马嘶·秋诉》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这一时期,辽宁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儿童文学创作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高深、边玲玲、萨仁图娅、孙春平、华舒、路地等获得“骏马奖”。吴梦起、胡景芳等获得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1980年至1986年,辽宁省人民政府设立了文艺奖,44篇(部)作品获奖。
平稳厚实地进入新世纪
世纪交替之际,是辽宁打牢文学基石的重要时期。辽宁省作协举办辽宁文学院青年作家培训班,使得作家队伍迅速扩大,尤其是“合同制作家制度”(后改为“签约作家制度”)、“特聘评论家制度”,以及“辽宁文学奖”的评奖、作家职称评定等,推出了一批“50后”、“60后”、“70后”作家,推动辽宁文学在新世纪的繁荣发展。
新世纪以来,辽宁中短篇小说创作的整体优势不减,作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地域文化特征鲜明,工业、农村题材均有不俗的表现。涌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作家,其中,孙惠芬的中篇小说《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马晓丽的《俄罗斯陆军腰带》获得鲁迅文学奖。
儿童文学发展迅猛。众多辽宁作家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从上世纪90年代初车培晶的小说《神秘的猎人》获得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起,又涌现出薛涛的中短篇小说集《随蒲公英一起飞的孩子》、长篇小说《满山打鬼子》,刘东的中短篇小说集《轰然作响的记忆》,王立春的诗集《骑扁马的扁人》,常星儿的中短篇小说集《回望沙原》,李丽萍的短篇小说《选一个人去天国》,单瑛琪的《小嘎豆有十万个鬼点子·好好吃饭》等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散文创作题材多样,历史思考厚重,地域文化浓郁,艺术探索多样。王充闾的散文集《春宽梦窄》、素素的散文集《独语东北》获得鲁迅文学奖,鲍尔吉·原野、张宏杰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诗歌创作比较关注时代主题,有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风格多样,创作具有个性化色彩。李松涛的诗集《拒绝末日》、林雪的《大地葵花》获鲁迅文学奖。
辽宁较早实行特约评论家制度,文学理论评论人才密集,阵容较为强大。评论作品大多贴近文学发展和创作实际,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创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王向峰的《〈手稿〉的美学解读》,高楠、王纯菲的《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获得鲁迅文学奖。
蓄势待发的新时代
近年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之后,辽宁作家创作激情日益高涨。
辽宁省作协于2012年开始实施“重点作品扶持工程”,从2017年起强化扶持力度,实施“金芦苇”精品工程,先后推出了多部优秀长篇小说。其中,孙惠芬的《寻找张展》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刘庆的《唇典》获得“红楼梦”文学奖首奖。老藤的长篇小说《战国红》获得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辽宁中短篇小说创作势头正劲。来自沈阳铁西的“80后”作家双雪涛、班宇、郑执势头正劲,其中双雪涛获得首届汪曾祺华语小说奖。儿童文学创作优势不减。在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奖中,辽宁作家表现不俗。其中,王立春的《梦的门》获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报告文学、散文和杂文创作成果丰硕。在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奖中,鲍尔吉·原野的散文集《流水似的走马》获奖。
目前,辽宁的文学创作正处于持续升温当中,只要加倍努力,由七八十度的水温到沸腾翻滚的温度值得人们期待。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