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白羽还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文学青年时,巴金告诉刘白羽,文化生活出版社准备出版一部他的作品集,更令刘白羽始料未及的是,巴金拿出一个纸包对他说:“我已经帮你编好了,你只要自己再看看有没有要修改的地方。”刘白羽接过来一看,自己在一年中发表的作品,已经全被巴金剪贴得整整齐齐。这便是刘白羽人生中第一本小说集——《草原上》。
9月6日,“我的祖国”——网络文学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采访活动在成都启动,在成都参加第五届中国网络文学论坛的网络作家、评论家、网络文学组织工作者、文学网站负责人以及部分相关产业代表前往巴金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
巴金纪念馆杨主任介绍说,以“天地家春秋”为主题的纪念展分为9个部分,前6个部分介绍巴金的文学创作、翻译和社会工作,全面真实地记录了巴金的生平事迹;后3个部分主题为“乡情、友情、亲情”,记录了巴金与家乡四川、与亲友的故事。
在巴金纪念馆,从不同时期巴金与作家、友人、青年作者的留影中,能够看到相濡以沫的情谊,能够见证青春万岁的年月,能够窥见文学暖人的力量。成都巴金纪念馆展品包括图片500余幅、手稿书信以及巴金在华东医院使用的轮椅、巴金最后一次回四川与亲朋聚会使用过的餐椅等,再现了当年亲友相聚的场景,其中有200多幅图片为最新收集。
“奋斗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进。”1931年4月18日,《家》以“激流”为题开始在上海《时报》上连载,小说以一个行将崩溃的封建大家庭为背景,揭示了现代中国新旧两代人,尖锐的矛盾冲突,是五四运动以来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激励了几代年青人为寻求真理而斗争。
“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在一张张展板、一幅幅照片前,四川、上海、浙江、江苏等地作协的负责人深情地回忆起巴老对青年文学爱好者的关心和鼓励。
“文革”后,巴金复出重任《收获》杂志主编,使不少险遭扼杀的优秀作品得以面世。谌容就是这些幸运作家中的一个。当年,谌容以多年的生活积累写成中篇小说《人到中年》,发表后立刻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些人对这篇作品横加指责,甚至扬言要批判它。就在这时,巴金亲自撰文为《人到中年》辩护,他说:“……我喜欢这部小说。我有一种愿望,想使自己变得善良些、纯洁些、对别人有用些。”
8月30日,已经83岁的谌容在《光明日报》撰文写道:“说到《人到中年》,还不得不提我与巴金及《收获》杂志的渊源。1978年,春回大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到来,我满怀喜悦地写完了中篇小说《永远是春天》。当时我在文学界谁也不认识,只认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就把书稿交给了编辑部的老孟同志。因为字数不够长篇他们不能出版,可是,老孟同志并没有把稿件退还我,而是积极地四处为这篇小说找出路,结果找到了上海复刊不久的大型期刊《收获》。小说稿放在了主编巴金同志的案头,同时也有人报告主编,这个作者‘文革’中出版过两部长篇。这个小报告显然对作者是极为不利的,幸而巴金同志没有理睬这些闲话,甚至没有让作者修改直接就刊登了。从此,我很幸运地成为了《收获》的作者。”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