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在湖北省作家协会、湖北大学、湖北大学文学院和长江丛刊杂志社共同举办的当代文学评论交流峰会暨《长江丛刊》创刊40周年座谈会上,谢有顺、王国平、李云雷、王先霈、陈美兰、於可训、刘川鄂等文学评论刊物的主编或负责人、文学评论家、作家代表围绕着当下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文学期刊与文学批评的关系以及如何办好文学批评类期刊三个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长篇小说并不是越长越好
武汉大学资深教授、评论家於可训针对当下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作为阅读者,感觉当下长篇小说越写越长,“动辄上百万字,让评论家们望而生畏”,他认为长篇小说并不是越长越好,“很不客气地说,很多长篇小说渗了很多水分,有很多无效的修辞,添枝加叶、添油加醋,无关紧要的叙述太多,一个人提着箱子走下楼要写20多页,有必要这样做吗?没有必要。这对长篇小说的创作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於可训建议,文学刊物应该回到初衷,多发表15万字以内的小长篇,“这样,会迫使作者提炼自己的生活,用有效的文学语言表达出来”。
所有的文学评论就应该是读后感
谈及当下文学评论的有效性,於可训认为《长江丛刊〉的评论作者队伍较年轻化,文风非常活泼。由此,他对当下文学评论的现状也提出了批评。
“很多评论家在评论作品时都没有做到精读、细读。曾有一位作家写了一部作品,我自己读了四遍,没有看到作品的新意,我有心找了16位评论家的评论文章,结果大失所望,我发现所有的评论都是说‘六年磨一剑’是‘创新之作’。哪位作家的作品不是多年创作的结晶?创新之作的创新性又表现在哪里?我们没有看到。”评论作品应该有自己感想与感受,於可训认为,所有的文学评论就应该是读后感,“能写到读后感这个份上,就是好评论,如果不是写自己的感受,就不是好评论。无效的文学评论不是作者缺乏学识、学养,而是评论家没有细读作品,仅仅拿来一个材料去论证,没有进入作品本身。这是文学评论失去有效性的很重要的原因。
著名评论家、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谢有顺也表示,文学评论作为一种文体,不太受到作家的尊重,或者发自内心的尊重,这和我们批评的努力和自身的现状有关。“如果批评无法有效地参与到写作当中,无法和写作的构成产生有效的对话,要赢得尊重也是很难的。所以我们批评家也要反省一下自身的问题,我们是否和作者实现了某种对话。”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