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鲜为人知的出版故事背后,关乎着人心抉择和思想考验,其中真正的探索和坚守,宛如暴风中的“风眼”,平静却扣人心弦。流年如水之中,一个“风眼”故事,被上海作家孙颙敏锐捕捉到了。10月12日,孙颙携长篇新作《风眼》来到南京,和诗人黄梵、评论家何同彬,畅聊《风眼》写作背后的故事。
《风眼》这部作品,以小见大,以一件发生在八十年代的图书出版事件切入,带出了出版社生存状态和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情感和命运的波澜,不仅呈现出丰满而庞杂的编辑内心、精彩纷呈的出版业生态,而且更以令人惊骇的观察力捕捉到了知识分子精神深处的图景。
孙颙是一位资深的出版人和优秀的小说家,谈起《风眼》这本书的创作缘起,孙颙介绍,其实在做出版人之前,他就开始小说创作,“进大学不久我写了一本长篇小说,叫《冬》,当时由赫赫有名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就像中了头彩一样,在母校华师大出了名。”毕业后也正因为这部小说的缘分,孙颙进入上海文艺出版社,做了小说编辑。“三年之后,老社长唐离休需要有人接班,我非常意外地被任命为这家老牌大社的领导。此后的感觉,就像骑上了飞奔的骏马,身不由己,想下来也难了。”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时,孙颙说他的思绪如波涛汹涌,难以平静。“在我看来,出版业,非但是推动改革开放的舆论阵地,而且是改革开放进军中重要的突击部队。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爆发了究竟要不要走市场经济之路的争论,出版界的知识分子们,从思维到实践,是冲在相当前沿的一翼。于是,我回望来路,写出了十几万字的小说《风眼》。”
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何同彬说,从文学角度来看,整个现代出版业催生了很多现代作家群体。70周年的伟大成就,也包含着中国出版业,健康繁荣发展的历程。
作为曾经的出版社社长、出版局局长,孙颙有着对出版业风云变幻的体验与洞悉,以甘苦自知的体贴文字,心思细密地描摹了出版人的心境与生态。由于改革开放之初,对走不走市场经济道路尚未达成统一认知,因此,小说种因这套书出版所起的轩然大波,让一批知识分子在狂风暴雨中面临抉择、经受考验,而真正的探索和坚守,才是暴风中的“风眼”,平静却扣人心弦之所在。
孙颙说,小说中的人物是杜撰的,赖以杜撰的基因是真实的。诗人、文学评论家黄梵认为,《风眼》这部小说从文学角度来讲,采用了结构现实主义方法来写故事,“里面大概写了有八九个人,从韦书记、唐社长、刘副总、秦副总、郭副总、王副社长、小李、刘露,每个人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穿插在里面,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也是一个万花筒的世界,人性在这个世界里有很多复杂的碰撞。”孙颙用很平静的语言去讲故事,甚至很平静的心理去描述。但它可能引起的反应是很重大的。就好像台风外围很剧烈,中心却很平静。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