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黄昱宁
2019年10月25日,出版品牌理想国与瑞士腕表品牌宝珀联合发起的第二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在京揭晓,作家黄昱宁获奖,获奖作品为2018年8月出版的《八部半》。本届获奖者由戴锦华、黄子平、贾樟柯、路内、张大春五位评委共同选出,颁奖会上,张大春代表评审委员会颁发奖项并宣读颁奖词。文学奖策划人梁文道代表宝珀理想国文学奖为黄昱宁送上了由设计师陆智昌设计的文学奖奖杯。文学奖委员会还将授予黄昱宁由宝珀公司提供的三十万元人民币奖金,以及宝珀Villeret经典系列腕表一枚。
在颁奖词中,评委会这样评价作家黄昱宁:“黄昱宁展现了很丰厚的文学修养,以洞澈的世情与人情观察,使短篇小说的形式深度生动展现。不同类型作品于焉也示范了作者打通西方现代小说传统与中文写作的卓越能力。”黄昱宁致答谢词时感谢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对她的支持,她将此次获奖视为对她未来继续从事文学创作的鼓励。
主办方为黄昱宁颁奖
左起:梁文道、黄昱宁、廖信嘉、张大春
黄昱宁:从翻译家到小说家
2018年,横跨翻译、出版、批评三大领域的黄昱宁,以一部小说集《八部半》完成了从翻译家向小说家的转型。《八部半》收录了8个中短篇小说,以及一篇带有虚构色彩的非虚构长文。黄昱宁说,她的小说有点像“异装癖”,她喜欢写与自己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差别的人物。
黄昱宁谈到,自己从小就有虚构冲动,但这样的冲动的真正释放是在40岁以后。对西方现当代文学如数家珍的她,毫不吝啬地在自己的小说处女作里进行复杂精巧的叙事实验。但常年从事翻译工作的黄昱宁笔下并没有“翻译腔”,评委黄子平称黄昱宁的写作“是一种非常纯净的汉语写作”。
《八部半》有一个核心主题——媒介。手机、微信、杂志、电视等现代或前现代媒介都构成叙事载体,串联起现代都市社会里的蜚短流长、社会新闻,又或是“黑镜”式的科幻寓言。而用黄昱宁自己的话说,她写的是基于互联网等媒介发展起来的新型人际关系和欲望结构、欺骗和自我欺骗、角色与角色错位、追问小说在未来的命运。
评委黄子平高度评价了《八部半》作为小说集的原创性,以及对“媒介”这一重要时代主题的关切:“黄昱宁写了不同的八篇小说,几乎每一部都是作为独立的短篇小说来经营的,这篇关心的事跟前边那篇不太一样,有自己的轴心和发展路径。这是一本原创的小说集,不是很多年以后的一个选集,所以每一篇都是比较真。当然还是能读出来她关注的一些焦点,她特别关心媒介的问题,但是她又不甘心用一样的套路写,她努力让每一部都不一样,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路径去展示这样一个当下越来越让我们焦虑的主题,能够看出每一篇的苦心经营。”
在获奖后接受媒体访问时,黄昱宁重申了文学前辈对自己写作的深远影响,但自己并不想成为第二个他们:“写作都是从阅读开始的,阿特伍德、麦克尤恩在技术上、观念上对我的写作一定是有影响的。他们的影响一直在我的文字里,在各个角落里面,但我不希望成为第二个他们,拷贝一个人是没有意义的。中国不需要一个山寨的麦克尤恩和阿特伍德,黄昱宁要找到属于黄昱宁自己的声音。”
主办方代表与本届入围作家合影
左起:梁文道、班宇、郭爽、黄昱宁、杨好、远子、廖信嘉
宝珀理想国文学奖:新鲜的感受力、新鲜的想象力、新鲜的生命
宝珀理想国文学奖是华语文学领域首个为发掘和鼓励4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作家而设立的奖项。文学奖委员会表示,该奖评选以公正、权威、专业为原则,奖项设立的目的,乃是发掘富有潜力的、有长期创作的自我预期与动力的文坛新锐,支持有才华的青年作家,推广兼具文学性与可读性的中国当代文学。
自2019年4月10日开始征件,截至5月15日止,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共收到来自作家与出版单位的近百部小说作品参评。8月1日,文学奖委员会公布了进入初选名单的8部作品(《冬泳》班宇、《正午时踏进光焰》郭爽、《八部半》黄昱宁、《无中生有》刘天昭、《黑色小说》杨好、《一瓣河川》雨楼清歌、《故乡》余松、《白日漫游》远子);9月1日公布决选名单,青年作家班宇、郭爽、黄昱宁、杨好和远子的作品入围。
第二届参评的近百部作品中,冷感科技、幻想世界、时代图景的变迁、精神切片或百科全书式的书写、对于方言与历史要素的大胆引入、关于天赋和艺术的急切探讨……都呈现出当下中国年轻人普遍的生存状态与独特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丰沛的文学形态与题材的多元化。评奖同时也呈现出一代青年作家的写作生态、他们笔下的文学样貌,以及重构世界图景的写作激情。
在颁奖礼现场,入围决选名单的五位作家也分享了自己的文学经验与创作追求。他们的经历和身份迥异,文学经验也截然不同,呈现出来的样貌也独具特色,构成了青年文学奖的丰富性。用评委路内的话说就是“从一个荒凉星球来到这个人世间,把那个地方的故事带过来”。在颁奖礼的现场,五位作家也分享了自己的文学经验与创作追求。
在谈及文学奖的意义时说,路内说“世界上所有正当的工作都应该得到奖励。相比于体育竞技来讲,全世界的文学奖都太少了。能够有官方的最高文学奖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仅有这个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的文学奖,这对于中国的文学生态是一种平衡,因为并不是只有那些最好的人才能拿奖。那些在某一个领域、某一个年龄段、少数民族的、女性的,都应该获得他们应得的奖励。文学奖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它会留在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中间。”
贾樟柯也表达了对文学奖的期待,“中国社会变革这么快,需要年轻人的眼睛、年轻人的身体、年轻人的写作去把这个世界最新的情况呈现出来。毋庸置疑,年轻人对现实出现的新问题非常敏感敏锐;另外一方面,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又需要新的文学方法、艺术的方法来呈现,在他们的作品中也会比较多的有新的一些文学语言出现。”戴锦华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发现新人、鼓励新作家、鼓励原创。我们想要新鲜的感受力、新鲜的想象力、新鲜的生命进入到文学。今天45岁以下的人们,某种意义上说是在一个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年代长大的,他们一边经历中国的激变,经历崛起的过程。同时他们是这个巨大技术革命的参与者和享有者。所以我希望这个青年文学奖能把在完全不同生态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中国人带入到文坛。”
黄子平则认为,文学奖是文学批评的一种,它提供了阅读的参考,是很好的阅读推荐,然后也慢慢地建立了一种批评的标准。而在张大春看来,评奖不仅对阅读推广与作家写作有影响,对评委自身也是互相砥砺、补完的过程,“找到自己原先所持有的那种批评策略的死角,而且以其他评审的意见作为他山之石加以攻措。这种互相激荡,可能在讨论过程中就会互相让步的方法是对作品最大的尊敬。”
正如斯沃琪集团中国管理委员会成员、宝珀中国区副总裁廖信嘉在致辞中所说的那样,“中国的青年作家需要一盏聚光灯,被社会和读者关注,同时他们需要鼓励,以及对未来发展的长期支持。” 青年的参与和活跃度是决定该行业是否有前途的重要标志。在文学创作领域,有才华的青年作家需要一个机遇,文学出版平台需要发掘有潜力的作者,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在今天这个世界里,对青年作家而言,文学写作乃是一条孤独而漫长的路,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的初衷即是寻找一笔一划如手艺人般炼字的未来希望。理想国总经理刘瑞琳对文学奖的未来充满信心:“关于文学在今天究竟意味着什么,每个人有自己的答案。也许文学是为生命发声,或者是对时代的记录,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超越一个时代,能够超越生命。希望文学奖能够十届、二十届的办下去,到时我们才能看到这个奖项对中国文学的意义,我们一起期待那一天,并且要为那一天的到来而不懈努力。”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