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作家刘玉新书《征服老山界》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上市。《征服老山界》是“湘江红遍”文学三部曲中的一部,而“湘江红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三年规划”重点项目,作为广西党委宣传部纪念红军长征湘江战役85周年主题出版项目重点推介。
这是一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高度融合的长篇纪实文学。
老山界,红军长征血战湘江后翻越的第一座高山,因陆定一回忆录《老山界》入选中学课本而名传神州大地。老山界究竟在哪里?有什么样的传奇故事?
1934年11月底12月初,中央红军长征突破国民党三道封锁线后,进入桂北的湘江上游地域。在脚山铺、新圩、光华铺三大阻击战场以及凤凰嘴渡口等地,红军与一路尾追而至的蒋介石嫡系、凶狠的桂军和密密麻麻南下的湘军英勇激战,掩护中央纵队和后续部队过江,以伤亡过半的惨烈代价突破第四道封锁线。
突破湘江后,红军仍未脱离险境。蒋介石早已判明中央红军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意图,重新布置兵力围追堵截。三万多红军将士毅然决然进入越城岭,以超乎寻常的勇毅翻越老山界……
本书以文学手法,宏观、微观兼备,生动描写湘江战役的来龙去脉和数万将士翻越越城岭,征服老山界。生死攸关的四天三夜、争分夺秒的生死抢渡、貌合神离的国民党派系、英勇无畏的红军将士、血染的湘江、巍峨陡峭的老山界……翻越老山界,既要对付前后之敌,又要对付天堑之险,还要争论军事路线,作者抓住这一特殊时段,进行了全景式的纪实大扫描。全书视野开阔,点面结合,既有大场景的战斗也有影显美好人性的细微描写,如战友之情、残酷与温情、生与死、理想与信念。
出生在老山界脚下的刘玉,听着红军的故事长大,他对湘江战役的过往更是再熟悉不过。作者沿着红军在湘江畔的足迹一遍又一遍地追寻,通过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文献和田野调查,从口述中寻找活的历史,文中使用了当年17封红军和国民党内部的电文、军令原文,还原红军与国民党在湘江战役前后焦灼的战况以及两军高级将领的足智多谋的战略部署。与此同时,文中出现的地名多达40多处,除了湘江各大渡口、脚山铺、光华铺、油榨坪、锐炜、华江乡、雷公岩、千家寺、老山界等这些红军到过的重要地点,还有其他小地方的周围地理环境,例如植被情况、地势高低、方位、距离等都有详细准确的描写。还有红军到达一些地点进行休整的时间、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发生交火的时间等都在叙述的开头交代清楚,有些甚至准确到几时。从这些描写和叙述可以看出作者为此走访了多地,对史料进行了仔细的考证,并对历史采取客观还原,而不是想象历史,将历史主观化,这使《征服老山界》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同时兼具历史研究价值。
据悉,“湘江红遍”三部曲由光盘的长篇小说《失散》、刘玉的长篇纪实文学《征服老山界》、梁安早的长篇儿童文学《红细伢》组成,三部作品分别填补了中央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纪实文学、红军长征过桂北之儿童文学的空白。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