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20年代后期,一批来上海谋求发展的中国现代文学代表人物,从祖国各地,甚至海外归来,不约而同选择走进位于虹口区横浜路上的景云里,让这条平常弄堂成为文化名人云集的大本营。景云里何以成为景云里?这里发生的故事对日后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什么样的影响?90后作者朱曦的新著《拷问文学》从全新视角切入解读。《拷问文学》日前在虹口北外滩建投书局举办新书首发分享会,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出发,与读者分享“景云里遗事”。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陈望道、茅盾、叶圣陶、冯雪峰、柔石等一大批文化人在景云里相邻而居,从事创作、编刊等文学活动。在这个方寸之地,鲁迅创作了大量杂文;茅盾写出了满城争读的《蚀》三部曲;叶圣陶创作了他的扛鼎之作《倪焕之》;柔石写成《二月》……景云里,不仅成为文化名人的聚集地,更是进步文化的策源地。鲁迅来上海最初住的就是景云里23号,后来又住过18号、17号。鲁迅搬来之前,茅盾、叶圣陶已是景云里住客。叶圣陶1927年5月迁来景云里11号,写下名作《倪焕之》,还编了整整24期《小说月报》。巴金《灭亡》、丁玲《梦珂》《莎菲女士日记》、戴望舒《雨巷》、施蛰存《绢子姑娘》和沈从文、朱自清、王统照、鲁彦等人的作品都经叶圣陶之手,先后在《小说月报》发表。同年8月,茅盾躲避通缉,秘密住进景云里11号甲。他蛰居10个多月,在苦闷和彷徨中创作了《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三部中篇。1928年2月,经陈望道建议,茅盾离开景云里东渡日本,他住过的房间住进了冯雪峰。而在鲁迅迁出23号后,柔石来到景云里,经鲁迅介绍搬入23号,《二月》《为奴隶的母亲》等作品也是在景云里诞生。
为什么文学家、文学青年们不约而同选择景云里?葛剑雄认为,当年,景云里属于越界筑路地区,特殊的政治生态为革命者提供了隐蔽和庇护的空间。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商务印书馆就在青云路、天通庵路,写作、出书极其方便,景云里住着不少商务印书馆的职工。
近期,虹口区推出“鲁迅小路”,景云里是其中一站。葛剑雄说,将曾经的文学地标恢复,组成一条可以探访的路线,是很有意义的做法。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