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日下午,意大利汉学家朱西·塔慕布莱罗博士(Dr. GiuseppaTamburello)应邀来到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带来一场题为“打工与诗歌——谈郑小琼等打工诗人”的讲座。讲座由黄华副教授主持,当代诗人安琪、娜仁琪琪格、文学院和外语学院的部分师生以及来自皮村的文学青年聆听讲座。
讲座伊始,朱西结合一组照片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家乡,到城市打工,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打工诗歌随之产生。为了说明打工诗歌的特点,朱西将其与建国后的工农兵诗歌联系,分析其在创作主体、内容和风格上的特点,认为它们都体现一种集体的性格。朱西介绍了她参与翻译的“打工诗刊专辑”《作品——散落车间的诗歌》,书中集结24位打工诗人的诗歌,她邀请听众一同朗诵打工诗歌并做了详细解读。
朱西介绍并点评郑小琼、杨克、郭金牛等人的诗歌。郑小琼的《铁》展现了女工在车间流水线上的生活和她们“铁样的打工人生”;《女工记》中的每首诗以一个女工名字为题目,例如《胡志敏》讲述一位年轻女工短暂的一生及其死后的遭遇。杨克的《在东莞遇见一块稻田》叙述一名打工者在厂房密布的水泥城市里偶遇一小块稻田的欣喜;许立志的《一颗螺丝掉在地上》,展现出个体像螺丝钉一样渺小、柔弱、不被注意的命运;郭金牛的《玉兰路》将一条道路写得“饱满而多汁”,像一个值得心疼的“姑娘”,写出筑路工人内心小小的成就感和点滴辛酸。朱西认为打工诗人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流动,他们笔下的人被物化,这使他们对自己的身份处境产生怀疑和迷茫,于是,他们选择用诗歌宣泄情感,慰藉心灵的孤独与惆怅。
朱西与在座师生就相关话题进行深入的交流,指出虽然有些打工诗歌的文学审美性不高,但其社会价值得肯定,它们深深印上时代的烙印,见证中国社会的变迁;打工诗歌是自然形成的,未来的中国可能会出现各种新的诗歌流派。朱西认为诗歌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特质,从古老温柔敦厚的《诗经》开始,中国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今天的诗歌仍然在为时代发声。
讲座最后,黄华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对朱西博士表示感谢,鼓励同学们投身社会,以求发现和研究更多切合时代的新的文学现象。(图/娜仁琪琪格)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