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不忘初心,一甲子继往开来。
从1959年至2019年,中国当代作家田中禾先生的文学创作生涯已经走过了整整60年。
“在60年漫长的文学生涯中,由于田中禾在文学创作中坚持人性视角、个体立场及批判意识,促使他更加深刻地理解并思考中国当代历史与现实生活,赋予了作品深刻的思想性。由于田中禾在文学创作中对叙事语言、小说结构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实践,终使他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一位难得的具备文体意识的作家。”11月23日,在郑州弘润华夏大酒店举行的“田中禾文学创作60年暨《同石斋札记》新书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主任张清华在发布“田中禾先生60年文学创作成就”时如是说。
会议当天,陈众议、贺绍俊、王彬彬、陈东捷、宗仁发、朱燕玲、李国平等来自全国文学界学者、作家、评论家、编辑家共90多人齐聚一堂,以田中禾60年文学创作为切入点,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文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时期文学,极具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研讨会分别由张清华、高兴、墨白、孙先科分别主持。
田中禾原名张其华,是河南省唐河县人。从1959年田中禾以一部长诗《仙丹花》开启自己的创作生涯,到1985年以短篇小说《五月》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以及后来陆续出版的长篇小说《匪首》《父亲和她们》《十七岁》《模糊》等,再到最新出版的四卷本《同石斋札记》散文、随笔文集,彰显了田中禾先生60年来笔耕不辍孜孜不倦的文学追求,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文学评论、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文集等优秀作品,先后获得全国和地方众多文学奖项,并以超前的创新意识和深湛的文学艺术修养,使他表现时代风貌、反映社会生活、刻画人物形象时,无不融入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王守国致辞时表示,田中禾老师从高中出版第一部长篇诗歌、诗集,到年过七十之后,最近十年依然佳作不断,他一直在文学的道路上充满着激情在探索、在坚守,取得了丰硕的成就,这份初心、这份赤子之情令人充满敬意。同时,田中禾老师还长期担任河南文学艺术界的领导职务,为中原文学事业的繁荣,为文学豫军的崛起做出了无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期望河南文学界的同行多从田中禾老师的作品和他的人生追求之中学习他对文学的孜孜以求的追求的精神,在创新的路上永不停歇的精神,继续把河南文学事业推向新的高度,用文学的精彩助力中原更加出彩。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董林在致辞时说,田中禾先生60年的文学实践是一笔宝贵的文学财富,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文学宝矿。对这一宝矿进行多维度的探寻和发掘,洞幽烛微,不仅是对作家个人的致敬和文学生涯的纪念,还必将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启迪,推动当代河南文学创作的进步,催生新的理论批评增长点,从而促进文学事业的发展。
“田先生的作品素以思想深邃、思想创新、文笔优雅而著称,本次在大象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同石斋札记》,以大家写小书的方式总论哲学、文学、历史、艺术四大领域,异彩纷呈、见微知著,展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气息和民俗趣味,忠实记录了田中禾先生的艺术灵感、文学思想和对人生和时代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作家的忧患意识、人文关怀和永不枯竭的创新热情,以及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入思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总裁王庆说。
研讨会上,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著名翻译家陈众议用一个“醒”字来概括田中禾的文学创作,并以其作品《模糊》中主人公为例说:“他的作品有高度、有境界,我看到了他清醒的人道主义、清醒的悲悯情怀,即使是对有过很多伤害的人物,他也会带着怜悯的、同情的口吻去理解他。对我们几十年的国家的命运的坎坷和在场的人物,他是那么的富有同情心、怜悯心的色彩,这是伟大的作家共有的财富。”
《世界文学》主编、著名翻译家高兴与田中禾认识几十年,已经是相交甚久的老朋友了。他说,读田中禾的作品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他笔下的乡俗实在是太迷人了。而随着阅历的增加,如今“重读”田中禾感知到他的内心世界。在高兴眼中,田中禾是一个不断在思考、在研读、在发问、在反思,有批判精神、独立姿态,又有家国情怀的文人。
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先锋小说家墨白说,由于田中禾在文学创作中坚持人性视角、个体立场及批判意识,促使他更加深刻地理解并思考中国当代历史与现实生活,赋予了作品深刻的思想性。他强调文学的创新与个性决定着一个作家作品的生命力,因此他把从世界文学得到的认识与启示,运用到小说创作中,反映脚下熟悉的土地。他的小说、随笔皆言为心声,对人世充满慈悲与怜悯之情。由于田中禾在文学创作中对叙事语言、小说结构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实践,终使他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一位难得的具备文体意识的作家。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王彬彬认为,知识分子与革命的问题,是二十世纪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问题和文化问题,几代知识分子精神的历史都与此一问题万般纠缠。此前,颇有作品触及或主要表现这一问题。杨沫的《青春之歌》、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等作品,某种意义上都是对知识分子与革命之关系的叙述。田中禾的《父亲和她们》,也是表现知识分子投身革命后的命运遭际、性格变化。马文昌、林春如这几个人物形象塑造得相当成功,富有思想内涵和艺术光彩。田中禾为这个文学谱系增添了富有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这几个人物既与此前作品中类似人生经历者属于同一精神家庭,又有自己的性格特色;田中禾更对知识分子与革命的关系,做出了自己独特的思考。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认为田中禾的内心有一个关于文学的至高理想,这个理想就是纯文学。田中禾的纯文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纯文学,他是作家实现心灵自由的空道,也是存在作家心灵自由的圣殿,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对田中禾60年的文学创作成就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与展望,同时对他作品传播与研究现状的进行了研究性的分析与论述,并以其文学创作为个案来关照目前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态环境。
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联合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省文联主办;河南省作家协会、大象出版社、弘润华夏大酒店、弘润华夏文学艺术中心承办;河南省文学院、郑州师范学院、河南大学文学院协办。在研讨会的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弘润华夏文学艺术中心”的启动仪式,田中禾先生、大象出版社社长王刘纯还分别向“弘润华夏文学艺术中心”赠书仪式。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