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南京“文学之都”有何时代价值?

2019-12-16 10:00:21 新华报业网 

南京“文学之都”有何时代价值?

12月15日,由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江苏交汇点云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文学之都的时代价值”高端笔会在南京举行。围绕如何建设“文学之都”,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学者从功能建设、载体路径等多方面建言献策。

10月31日,南京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文学之都”,成为国内首个入选的城市。从“天下文枢”到世界“文学之都”,一古一今两张文化名片的迭代,既开启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理念的南京“新篇章”,也给南京城市的未来发展描绘了新的前景。

下一步怎么用好文学之都品牌?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勇表示,既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通过讲南京的文学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传播中国理念,让世界了解中国;也要服务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利用文学载体弘扬南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学与百姓生活有机结合,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与幸福感。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金元浦,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王长松,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单世联,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栾梅健,苏州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王尧,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潘知常,一级巡视员、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叶南客,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薛冰等专家学者在会上做了精彩发言。

从人类第一次“杭育杭育”抬木头或“嗨呀嗨呀”打夯筑肇始,直到今天中国几十亿网络文学作品喷薄而出,文学是人类历史上历史最为悠久、最为复杂、历经变化的文化艺术类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金元浦认为,文学作为现代生活与经济发展中的创意源泉,从文学审美的个体维度,进入社会生活、公共文化、城市环境等公共维度,对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代创新型城市告别了‘木桶理论’,即由短板确定一个城市的水平。现在城市的发展依据于‘双塔效应’,即‘灯塔’和‘水塔’,前者让让百里千里之外的人远远看到这个城市的主体形象,后者则通过顶层设计和前瞻性的设计使城市的每一个房间都有源头活水。”

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王长松看来,南京身处丘陵到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过渡地带破碎化程度反而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地理景观,让南京形成“江山河洲湖城”一体的城市景观格局。而不光有山水格局,南京还有深厚的城市发展历程,身处南北和东西方“交汇点”的重要区位。他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阐释了,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避免“千城一面”,维护地方的独特性的重要性。

“现在叫‘之都’的地方很多,比如创意之都、设计之都、动漫之都等等,我认为文学之都对南京乃至全国的意义,主要不在于赋权、赋能,而在于赋意、赋魅。所有文学艺术的使命都是重新给这个世界制造魅力,让我们觉得此时此刻生活是充实的。”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单世联说。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栾梅健则指出,文学作为南京的打开方式,将在当下和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构建人类美好心灵的一个有力抓手。

感知文学魅力,是建设世界“文学之都”的关键落脚点,不少与会专家从实际操作层面,为南京建设“文学之都”开出“菜单”,力求将南京打造成为人们成为心灵向往的放飞之地。

“让我们的‘文学之都’融入世界体系,不能死守‘天下文枢’这样传统的概念。”苏州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导王尧认为,从文学到文学之都,再转到文学城市建设,南京要对不同的路径有综合的考虑,凭吊过去,抓住当下,还要思考我们能给后人留下什么。他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编一本《文学南京》读本,它是精神生活的指导;做一本不仅仅是局限在近百年来的《南京文学史》,它是南京的文化名片;打造一个南京文学会馆,有一个文人相聚的地方,把文化遗址保护好;申报一个文学基金,统筹人才、制度等方方面面的发展。

“我建议做一些跟文学相关的创意产品。比如,你现在到南京来,带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回去?除了盐水鸭、云锦,有没有与秦淮文化相关的这种好的创意产品?”王尧还特别提到,建设“文学之都”,要加强整个南京市从大学到中学到小学的文学教育,“只有把文学转为个体的东西,南京整个城市的气质才会有比较大的变化。”

“我觉得《红楼梦》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因为从8岁到80岁的人都知道。”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潘知常认为,南京的文化资源丰富,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是从品牌发展来看,全世界不知道的事不行,全世界知道的事,现在就要做。从这个方面来看,他认为南京对《红楼梦》的关注和宣传还不够,“我建议,要单独做一个发展战略,因为南京能走向世界的,首先是《红楼梦》,甚至我猜最大的也是它,其他的可能要集团效应,而《红楼梦》一个就够了。这几年我在外面讲《红楼梦》比较多,我非常知道所有人对《红楼梦》的了解程度。”

在潘知常看来,不管用什么抓手,南京建设“文学之都”的总思路都是:爱好文学的南京与爱好文学的世界在南京相会。从“南京文学”到“文学南京”,“文学之都”的建设,将推动南京从“资源拉动”型城市生产模式向“品牌扩张”型城市生产模式转化,成为南京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强大支撑。

“伦敦有26条文学之路,我们南京能不能建设类似的文化地标?”南京市作协副主席薛冰说,从上世纪80年代起,人们提到南京的城市文化定位,就一直是众说纷纭。从“秦淮文化”到“悲情城市”,从“和平之城”到“博爱之都”,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都不能体现南京这座城市的最丰厚底蕴。而“文学之都”的被命名,给了南京精准的发展方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打造全新的“文学项链”,重新串联、整合丰富多样的南京“文化珍珠”。“如果把跟南京相关的文学家、文学名著,包括那些文学名著中提到的南京场景,都设立成南京文化地标,我估计应该不少于100个。”市民也好,游客也罢,行走在南京城,可以如此这般邂逅诸多的文学地标,薛冰认为,无论对于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来说,都是加深了南京“文学之都”的品牌效应。

至于打造南京文学馆一事,薛冰提议既可以新建一个建筑,也可以利用旧有的建筑,“比如,位于清凉山下的江南图书馆,1911年正式对外开放,是中国第一所公共图书馆,如果把南京文学馆放在那里,也很有意思。”南京目前已经拥有500多个民间读书会,薛冰说,据他所知,其他城市没有这么多,用好这个专家和大众读者之间沟通的渠道,也是南京建设“文学之都”中可以考虑的一点。

著名作家叶兆言因故未能出席,他提交了书面发言稿。“提高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不妨多设些小型的公共图书馆。”叶兆言认为,高晓松前不久在南京开设的“晓书馆”很值得借鉴。目前,南京各大小区的公共设施齐全,人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品茶下棋,跳广场舞,进行体育锻炼,不妨在此基础上在各个小区建立那种小的便于大家阅读的公共读书馆,让居民可以把家中多余的书(那些只是占据空间,很可能根本不会去读的图书),捐到或者说是寄存到小图书馆里,让大家共享,“让我们的孩子,让我们的家长,包括让我们自己,闲时可以去那里很随意地读一会儿书。”(交汇点记者 陈洁/文 吴俊/图)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