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晓凤 文/图
生命中,始终有两种力量,一种向上,让你勇敢追梦;一种向下,让你得过且过。对于王金光来说,向命运低头的理由有很多,但他却凭着一颗坚定勇敢的心,一份奋发向上的执念,让生命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44岁的王金光笔名四毛,是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马投涧镇王二岗村一位酷爱文学创作的残疾人。他头歪身斜,全身骨骼变形,走路扭曲摇摆,走快了便会摔倒,基本失去独立生活能力,被鉴定为二级肢体残疾。由于行动不便,他平常的活动范围只能在自己家。
“我原以为这辈子将一事无成。”12月12日,王金光说,3岁那年他患上了一种怪病,不定时发高烧。每次发烧,头和四肢一起向后背,慢慢不能走路,脖子也不能转动,只有嘴巴和眼睛可以活动。
但是命运并没有将王金光击败,他开始向一切困难发起挑战,并激励自己奋勇向前。8岁,他重新开始学走路;9岁,他摇摇摆摆地迈进小学校门。初中毕业后,眼看同学们有的出去打工、有的继续上学,而自己却要靠父母养活,他开始郁郁寡欢。
为了养活自己、减轻家人的负担,他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迈着蹒跚的脚步,开始在丘陵沟壑之间放羊。数年间,跌了,他就一声不吭地爬起来;哭了,默默地把泪擦干。
“由于腿脚不便,我经常受伤,母亲便跟我商量,让我放弃放羊。”王金光说。放弃放羊后,王金光在家里无所事事便开始看书,一下子被书中的精彩内容吸引。“就是从那时起,我有了作家梦。”王金光说。
在书海里,王金光仿佛忘记了自己现实中的困境。他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还不时和朋友讨论一些书中的写作技巧、笔法。“看多了,就有点手痒,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我决定写诗歌。”王金光说。2002年,他第一次在《人民文学》副刊上发表了诗歌;2003年,他参加了鲁迅文学院主办的诗歌培训;2008年,他买了一台电脑,开始用自己仅有的一根还算灵活的食指,不知疲倦地敲击键盘、编写诗文,后来成为了一家杂志的撰稿人;2015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四毛手稿》一书,全书收纳了他创作的诗歌等作品80余篇,包括一首长诗、一首大型组诗、一篇短篇小说、一篇万字散文。
“因为梦想,让生命不可限量!”王二岗村党支部书记赵合祥说,“王金光家里情况特殊。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村里就将他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他办理了低保,定期发放残疾人补贴、用电补贴等,再加上土地流转收入保障了他的基本生活,让他可以安心写作。”
“大家不仅在生活上帮助我,还在精神上让我树立信心。如今,政府又帮助我成立了四毛文艺创作工作室。我不能不劳而获,虽然我创造不了物质财富,但我想给人们带去精神力量。”王金光说,“如今,我正在收集素材,着手写一部长篇小说。我要生命不止,笔耕不辍。”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