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金猴降妖》剧照。在《西游记》成为文化IP的当下,学界应提供新的领域,新的方法,使之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新标杆
“今天食品市场有不少乱象,‘食品安全’人人关心。但作为精神食粮的知识乃至书籍,却少有人关心它们的‘安全’问题。在经典阅读上,这种精神食粮的‘不安全’主要体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依托名著,不负责任地传播‘谣言’,二是不负责任地解读名著。”近日,在上海华东师大中文系举行的“2019《西游记》高端论坛”上,曾在中华书局担任编辑的李天飞感慨地说。
《金猴降妖》《大闹天宫》《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西游降魔篇》……无论在哪个年代,在大众传播尤其是影视领域,古典名著《西游记》一直是改编的热门对象。特别是在大众媒体高速发展的当下,它更成为一个具有产业价值的文化IP。根植于小说,各类新兴的媒体终端和文化产业项目纷纷开展文本资源的现代转化,获得巨大的文化和商业效益。
在巨大的商机和纷繁复杂的声音之下,大众如何才能获得“知识安全”?为此,学院的研究者和大众文化普及者应该作出怎样的呼吁和努力?在热闹的大众传播领域之外,学者们穷尽书卷,对这部经典名著进行了哪些基础研究,又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一带一路”视野下,从“小西游”转向“大西游”的文化建构具有怎样的可行性?日前,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运用丰富的研究方法和多重理论视阈,围绕“当代视域下的《西游记》学术转型”的主题,对《西游记》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论坛由华东师大中文系与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合作主办,华东师大中文系竺洪波教授主持。
打破专业研究和大众普及之间的“瓶颈”,确保“知识安全”
“人们对经典名著的兴趣,为它们带来了传播的便利。但有些对名著的传播内容新鲜惊悚,以‘猎奇’为主,颠覆之前的认知,很容易使人因觉得新奇而相信,误认为这是真正的知识。还有一些人为了赚眼球,不负责任地解读名著。例如用阴谋论解读四大名著等古典小说等等。诚然,经典有着丰富的可解读的空间,但总有精粗之别,总有负责任和信口开河之别。”李天飞近年来一直在从事《西游记》的大众推广工作。有着古典文学研究背景的他慢慢发现,关于《西游记》的很多谣言,如《西游记》在明代是禁书、孙悟空死在了取经途中等专业研究者不屑一顾的话题,在民间反而流传甚广,有的甚至成了“常识”。
“甚至,有些网络的伪作竟然侵入到学术研究中来。比如,有一篇名叫《淮南子·外八篇》的文章,在网上流传甚广。《淮南子》从来没有‘外八篇’一说,但这些错误的知识却在网上流传甚广,甚至有的中学教师都‘中招’,把它当做真的古文,出成模拟试题考学生!甚至有学生把这篇伪作当作学术研究对象,写成了论文。”这件事使他啼笑皆非,却也让他意识到“知识安全”的重要性。
“作为普及者,应该像鉴别食品一样,培养鉴别知识的意识和警惕性。尽量创作权威的经典读本、进行有理有据的解读,为大众把好‘知识安全’的第一道关。这也是在新形势下学者应向大众尽的责任。”李天飞呼吁。同时他也认识到,在相关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还少有人能真正投身到名著的普及、解读中来;社会各界投入到经典普及的力度还不够多;对内容产品的入行、审查和行业规范还不够成熟。当高端内容产品和粗劣内容产品的传播成本没有什么不同时,内容市场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专业研究和大众普及之间,还存在着狭窄的瓶颈,希望越来越多的同仁致力于此,用知识服务大众,用大众的兴趣反哺学术。”
《西游记》中的“世俗性”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演变
“唐季以降,作为文学文本的《西游记》十分丰富,至明代集大成者有两个系列:一是以百回本《西游记》为代表的小说系列,二是以六本24折《西游记》杂剧(长度为所有元明杂剧之冠)为代表的戏曲系列。”一直致力于《西游记》研究的竺洪波教授介绍。但是对于大多数现代读者而言,小说《西游记》如雷贯耳,《西游记》杂剧却知者寥寥。
在《西游记》的成书史上,《西游记杂剧》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西游记杂剧》作为戏剧史上重要作品之一,由于其诞生时间、作者、历史背景等相关因素之模糊,一向被文学史、戏剧史所忽略、低估,然而,其不仅以鸿篇巨制在杂剧史上与《西厢记》争奇斗艳,而且以唐僧西天取经故事新题材刷新了《西游记》成书史,并以元杂剧固有的丰富多彩之市民生活,冲淡原本神圣宗教事件之庄严、崇高气息,奠定了《西游记》形成史之自觉觉醒时代,为最后明代中叶百回本《西游记》完善封笔具有不可磨灭之功勋。其作者、思想、艺术价值等值得重新认识与评价。”南京特殊教育学院杨俊教授在历史性的方法和视野中回顾了《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学术问题,对《西游记杂剧》的历史意义进行了深入剖析。
《西游记杂剧》是宋元以来最长篇幅的以唐僧“西天取经”为题材的杂剧作品,涵盖了此前有关《西游记》故事之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已经分别就位,观音、女儿国、火焰山、降服铁扇公主,取经东还、朝拜佛祖等情节与后来小说《西游记》主要情节非常相近,可谓构筑为西天取经之主体框架。如果说,从唐代到宋代,“西游记故事”由历史向文学迈进,初现《西游记》总体发展趋势,那么元代《西游记杂剧》的出现,开启了“西游记故事”走向系统化、定型化之结构大局。
“此前的《西游记》故事,大多属于零散、随感、体悟性的单纯传播阶段,如元代《龙济山野猿听经》《猛烈哪吒三变化》《陈光蕊江流和尚》等,无法构成系列,而《西游记杂剧》将此前相关的《西游记》传说、故事加工、敷衍、连缀成为系列化《西游记》文学故事,文学性尤其鲜明,如把此前“朱八戒”改为“猪八戒”,“猴王”改为“孙行者”,为最终促使《西游记》人物定型化作出不可磨灭贡献。”杨俊表示,“如果说《西厢记》代表了元杂剧反封建礼教的思想高峰,那么,《西游记杂剧》则以世俗层面的唐僧西天取经敷衍了一部空前的宗教世俗化经典大剧,开辟了《西游记》故事趋向于故事情节幻化、生活世俗化、人物鲜活化之康庄大道。”
辽宁师大王立教授谈到《西游记》小说对民国旧派武侠的具体影响,考察了民国武侠小说在知识结构、情感结构上与《西游记》的关联。“大多数的明清小说研究关注于小说与前段历史的关联,但是如何将古典小说与现当代文学进行延伸和关联,打破时段的限制,贯通古今脉络,对我们今后的《西游记》转型研究有一定的启发。”
让《西游记》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文化新标杆
近年来,《西游记》研究发展迅猛,很多成果都具备视野的开阔和研究的深度。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记叙玄奘取经壮举的《大唐西域记》和小说经典《西游记》处在了突出位置,被学界誉为“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通关文牒”,是“一带一路”逻辑链条上的“历史—文化”依据。
“当代社会正不断孵化和催生出新的《西游记》文化产品,诸如影视、图像(卡通)、邮政、游戏、商标注册、网络游戏(软件)、儿童玩具一类‘西游’文化产品早成铺天盖地之势,甚至连《西游记》主题乐园、《西游记》文化节等重大的西游文化经济建设项目也在全国各地层出不穷,‘以西游文化兴市’则成为淮安、连云港等《西游记》渊源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这对于《西游记》,固然是新的文化价值的延伸,对于中国社会,也不失为一种宝贵的文化创新的源泉。”结合“一带一路”的学术背景,竺洪波提出了“大西游文化”的概念。
所谓“大西游文化”,特指围绕记载玄奘取经的游记《大唐西域记》和《西游记》百回本小说两部经典文本构成的文化整合体。“众所周知,西游故事生于西域,成于中原,盛于天下,《西游记》以西域文化特征铸就中华文学瑰宝。从鲁迅、胡适等‘五四’新文化大师开始,近百年来对《西游记》文学的研究已经达到充分的深入。而在西域(泛指新疆和包括今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西游记》小说家喻户晓,据初步统计,各类译本已有60多个版本,涉及阿拉伯语、希伯来语、波斯语、蒙古语、越南语、泰国语等不同语言和语系,著名的有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的《天国之行》和阿瑟·韦利的《猴》。《西游记》的翻译今天还在继续,如2017年瑞士汉学家林小发的德译本引起轰动。以《大唐西域记》和《西游记》为载体的‘大西游文化’是名副其实的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纽带,传播古代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竺洪波介绍。“今天,我们必须围绕‘一带一路’的现实背景,扩大文学研究的视野与领域,从‘大西游文化’的特殊视域为该项研究提供新的领域、内容和方法。《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小说有着独特的文化品质与艺术价值,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性文化资源,可以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文化新标杆。”
会议上,竺洪波还以“红学”的建构作为参照,提出了建构“西游学”的倡议。“所谓《西游》学,即是指《西游记》研究的学科形态,它依次从属于中国小说学和中国小说美学而具有自身专门性、特殊性学科特征,《西游记》作者、成书(版本)、文本、传播(影响)四大部分构成其基本内容框架,它既是以往全部《西游记》学术活动的历史性、整体性成果的积淀,又承担着未来《西游记》研究开拓、发展的任务,自成体系、自有格局,非一般的小说学和中国小说美学可以替代。”他的倡议,受到了与会学者的积极响应,并对其所著《西游学十二讲》所作的努力表示赞赏。
研讨会上,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西游记》的作者、成书和版本研究等基础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西游记》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观点,对文本进行了文化阐释与美学研究。如淮阴师范学院蔡铁鹰教授在《李春芳、吴承恩交往述略——为〈西游记〉作者研究解一疑团》一文中,采用考据实证型的研究方式,对学界讨论已久的“作者之辩”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证。复旦大学张蕊青教授则探讨了明清通俗小说与明清学术思潮的关系,具体分析了《西游记》与陆王心学之间的关联。而年轻研究者也从各自的角度对全球视野下的《西游记》传播进行了研究。如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吴晓芳详细梳理了《西游记》的域外传播史和翻译史,试图勾勒其发展的历史线索,整理出相对完整的《西游记》英译书目。同济大学博士、南通大学青年教师朱明胜则在《西游故事在英语国家的研究》中对海外西游记研究作了梳理。
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表示,在研讨会上,老一代学者风采动人,他们一生坚守初心、兢兢业业,努力建构“西游学”;年轻学者们思想活跃,眼光现代,在中西文化交融下的教育体系之下,提出了新的看法和观点。而此次会议提出的诸多问题,正是《西游记》转型发展、新老力量共同参与“西游学”建构的动力和标志。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