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版 >

培养文字创意的人才,更要提供完善的文学教育

2019-12-30 16:01:58 文学报 

创意写作在中国落地生根,蓬勃发展已持续近十年时间。这一舶来学科也给中国的文学现场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要理解其间产生的种种纷繁复杂的现象,我们似乎有必要返回到源头做一番梳理。日前于江苏南京举行、由《钟山》杂志主办的“文学期刊融媒体发展与创意写作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在剖析中国创意写作发展现状的同时,也在某种意义上做了这般更具本源性的探讨。

追本溯源,“创意写作”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爱默生于1837年提出。创意写作的概念,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被阐明,并在世界范围内逐渐产生广泛影响。而无论是爱默生的本意,还是爱荷华大学最早开始设置相关学位,创意写作在美国的原始定义就如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MFA创意写作专业负责人张生所说是“文学性写作”,而非我们后来所理解的无所不包的,和文化产业相关的所谓“创意写作”。

日后创意写作在全球开枝散叶的过程却表明,即使在英语国家,创意写作所指为何也长期存在争论。上海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中国创意写作研究》主编许道军表示,在英语国家,一直以来存在两种不同的观念。第一种观点则以马克·麦克格尔、艾伦·泰特等为代表,他们认为创意写作就是“文学写作”。作为一个学科,它主要培养文学作家。第二种观念以保罗·道森、简妮·瑟芭等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创意写作是一切“以创意为特点的写作类型”,创意写作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积极性”“写作技巧”“自我探索”等创意与创造能力。

应该说,这两种观念以及相应实践在创意写作本土化过程中都有体现。北京师范大学开设的“文学创作与批评”专业,主要目标是培养真正懂得创作规律以及文学审美的作家、批评家和文学编辑。相应地,老师们也把重点放在培育“完整的文学教养”上。该校文学院教授张莉表示,文学院为该专业的同学配备了两位硕士指导导师,一位作家导师,一位学术导师。而她对学生论文的要求,也是进入文学作品的叙事肌理,分析作品艺术架构上的得与失,以及思考: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写?她甚至带领学生对文学经典进行拆解,把开头、结尾、遣词造句放到放大镜下审视,让学生看到前辈作家在何种意义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张莉看来,这种完整的文学教养对今天中国文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她认为,创意写作最终目的并不是培养流行文化制造者,而是要培养某种在未来引领我们文化不断往前走的在风头浪尖上的人。

如张莉所说北师大的教学实践,显然更契合创意写作的本意,但放到大的中国文化背景下却未必可行。《钟山》副主编何同彬介绍,2009年复旦大学获批成立国内第一个创意写作专业硕士学位点,同年国内第一家创意写作研究中心在上海大学成立。随后短短五六年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近百所高校均开设创意写作课程,并纷纷成立创意写作中心、创意工作坊、国际写作中心,开办本硕博等不同层次的学历及非学历教育,实行驻校作家制度,推出写作训练营和作家班。除高校外,社会上的创意写作培训机构如“疯狂写作”班、“创意作文”班等也可谓遍地开花。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评论家何平所说,创意写作在中国不可能都做成“爱荷华模式”。“基于专业设置、师资、生源、培养规格等方面考量,有的大学恐怕只能做成文化产业模式。而且要做成‘爱荷华模式’,哪怕只是满足对师资和课程的要求这一项,就不是每一所大学都能达成。”从这个角度,他认为,如果创意写作专业都把目标定为培养作家,那么很可能会让人失望,更何况传统专业也未必就培养不出作家。正因为此,他更赞成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当下各类短视频平台、电商平台、动漫产业对文化创意人才的需求量很大,社会固然需要作家,也需要为产业提供文字创意的人才。”

无可疑义的是,创意写作的兴起已经反过来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文学教育、文学生产、文学传播以及相关的创意产业。严肃文学、戏剧台本、产品文案、新媒体文章、电竞小说……任何文化创意产业所涉及的文字生产,如今均被归入创意写作。在张生看来,创意写作体系还会改变中国作家传统的培养机制和发掘机制,也会进一步影响文学的生存状态。他提出,从更长远看,目前在国内MFA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来自美国的MFA课程训练模式也将深深影响国内MFA学生的创作特点,这些特点会进一步影响我们的文学审美观、价值观,使得中国文学整体呈现出新的变化,并产生一种新的小说美学原则。

相比而言,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张怡微更关心的是,眼下以“95后”、“00后”为主体的创意写作课学生,对创意写作教学本身带来了怎样的挑战。对于这批学生来说,“两微一抖”“泛二次元”等流行文化已经充斥于生活日常。张怡微以今年复旦创意写作招新为例,一位同学被问及“喜欢看什么小说”时,直言喜欢读“电竞小说”,还有一位同学自己就是女性偶像团体成员。“这位同学交上来的作品全都是以偶像视角讲述的故事。我学打游戏正是为了跟得上学生,不然我连电竞小说的情节设置都看不懂。”

事实上,如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所言,现在不少学生并不缺乏新鲜的生活经验,但显然缺乏对世界的基本感受。“他们的表达,要么切近流行的意识形态,要么就偏向于某种情绪,但这些都是很表面化的。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得丰富,一个真正有价值或者有洞察力的世界感受恰恰是暧昧的、不明确的感受。这些感受构成文学作品内在意义最重要的部分。”

也是基于此,近几年同时一直在担任作文大赛评委的张莉,深感中国的文学教育出了很大的问题。有一次她听一个中学生谈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在短短一段话中,女孩子引用了许多名人名言,古今中外、上下千年,但是全程听不到一句个人的切肤感受,也听不到一个作品细节对女孩产生的心灵振荡。“我想到,我们在大学里从事教学,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深层次的文学教养和文学审美。许多学生在中学时代被应试教育困扰,忽视了自己的感受力和判断力。怎么让他们在大学重拾自己的思考与才华,是当下面对的特别大的文学教育困境。”

在张莉看来,各种文学形式都应获得关注与尊重,但如果学生在读书期间只沉迷于某类文学,就会有“文学素养不完备”的问题,我们不应该把写作者培养成追随大众流行趣味的服务生。“我并不是完全反对大众流行文学或流行文化,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氛围里。但我们应该让同学们知道,网络文学也好,类型文学也好,它们都是中国文学传统的旁逸斜出,作为文学中人,要知道中国文学传统的主干是什么。”而作为文学创作专业的老师,张莉也希望尽可能提醒同学,真正的艺术家从来不可能只是取悦他人,他首先得是一个独立思考者,要清醒看到自己的写作之路在哪里,要往哪里走,要思考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个人写作与文学传统的关系。“他们应该认识到,每个写作者都是我们几千年来文学传统中的链条,是我们不断丰富汉语写作实践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为一家被认为是引领潮流、勇于开拓的文学杂志,《钟山》加入创意写作的阵营中来,对推动创意写作走向良性发展轨道,或许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浙江传媒学院创意写作中心主任叶炜所说,创意写作进入中国十年来,已经建立了一个由高校、作协和读者等共同组成的新的文学教育共同体。现在文学期刊又加入了进来,使这个共同体更加发展壮大。“我们传统的中文系一直在理论框架中进行教和学,学生一进校多是接受文学知识、文学理论。直到创意写作进入中国高校,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走的是创意写作的何种路径,大家都是殊途同归,都是为中国文学教育找到一个新的出口。”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