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家 > 书法家 >

王友谊访谈

2019-11-22 05:03:39 整理

友谊

  1949年出生

  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

   

  采访时间:2013年6月19日上午

  采访地点:北京王友谊工作室

  记 者:王老师,您觉得作为一个书法家,在这种书法的继承和创新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王友谊:我觉得作为一个书法家,首先应该具有一个承古开新的精神,传承是基础,但是传承不能培育大师。我觉得所有的大师都是在对已发现的规律的颠覆中,在对未知规律的独创性发现中构建自己的艺术大厦,所以探索与发现未知规律比传承更重要。

  记 者:您认为我们这个时代应该在书法上给后人留下一些作品,我知道您把“四书”做完了,“四书”有五万字,之后您还要做“五经”,并且还设计了其他很庞大的工程,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做这些事情呢?

  王友谊:我觉得每一个书法家确实要有历史的责任感,应该考虑到为后人留下一部或者多少部国学经典的艺术作品,所以我考虑到“四书”、考虑到“五经”、考虑到《道德经》,“四书”和《道德经》我已经写完了,“五经”马上就要开始,我就是觉得一个书法家应该考虑给后人留下一部或者几部国学经典的艺术作品。

  记 者:我知道您都是用篆书、大篆来创作这些作品,为什么不选择其他书体来做呢?

  王友谊:国学经典,你比如“四书”也好、“五经”也好、《道德经》也好,它本真面目就是大篆,因为它成熟于战国,所以还原历史的本真,这是我们每位艺术家的责任。

  记 者:我知道“四书”大概五万多字,您花了三年来创作。

  王友谊:对。

  记 者:而我们知道“五经”上下算下来也有75万字……

  王友谊:85万字。

  记 者:那么这工程量会非常大,您得拿多少年来做这件事情?

  王友谊:这就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每年写一部,今年我准备写“五经”的《周易》、《尚书》,明年写《诗经》,这三经我就完成了。后面剩下《春秋》、《礼记》文字比较多,但是我的办法比较科学,就是把它做成篆书的小篆的样子,然后改造成大篆。

  记 者:这就是一个文化工程。

  王友谊:对。

  记 者:用不止十年的时间,来做这样的一件事情。

  王友谊:对。生命一息在,我心永不衰。

  记 者:那您除了写以外,我知道您还把它刻下来,为什么?

  王友谊:不是刻,而是把“四书”、《道德经》、《说文解字叙》等做成铜版了。

  记 者:为什么要做成铜版?

  王友谊:因为这个时代的东西我们要考虑一下,要想放到三千年以后看什么东西。宣纸纸寿千年,这是指好的宣纸。我们现在的宣纸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它延续的年数最多几百年,那么几百年以后看我们现代人的作品应该看什么?平装书最多200年自动消失,线装书刚才谈到宣纸印刷的线装书最多也就一千年,所以我考虑到为历史负责任,我就把它做成铜版的,铜版是紫铜版、纯铜版还不是黄铜版,紫铜它的寿命几千年没有问题的。

  记 者:我知道您的身体不是像常人想象的那么健康。

  王友谊:是肾衰。

  记 者:那为什么还要去完成一个平常非常健康的人都很难完成的这样的一个文化工程,我们感到您特别有历史使命感。

  王友谊:应该考虑到历史的使命感,每一个艺术家都应该考虑到,不仅仅是我。我只是对国学经典的敬爱,对篆书、对大篆的偏爱,对书法艺术的挚爱,所以才做这种工作。

  记 者:这个过程中,一定特别的辛苦?

  王友谊:我感觉到很有乐趣,没感觉到辛苦,乐此不疲。

  记 者:我知道您80万的字准备用十年打造出来,那您每天的工作量大概是什么样的?

  王友谊:每天的工作完全是写字,早晨起来5点多钟开始,下午基本上是休息。

  记 者:这样平均算下来,每天应该要写多少字?

  王友谊:每天写一千字差不多。

  记 者:您给自己的规定吗?

  王友谊:对。

  记 者:这个工程是怎么来做?比如说您是先写字,然后您的工作人员再把

  它变成铜版这样来做?

  王友谊:全是我一个人所为。

  先写,写完了以后扫描、出书,然后把这部分东西放到上海四城工艺品厂,他们做这个铜版。

  记 者:好,再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您怎么走上书法道路的?我知道背后有很多特别感人的故事。

  王友谊:我写完“四书”找人去题跋,其中有一位大师说,你写这干什么?这不就是抄书嘛,有意义吗?有这个时间你应写两件传世作品。我懵了,我想这么大名气的大师都能够这样想,还有意义吗?我想用大篆抄书能容易吗?几个字甚至一个字我就要花费一天的时间查阅资料,所有文字都非常重要。在写之前我征求了恩师欧阳先生的意见,他说好,但是千万不要出硬伤。我理解先生,为什么不让出硬伤?就要对后人、对历史负责任,不要贻笑大方,不要让后人指责我们。所以在每一个字的问题上,我都要让它有出处。所以在我用字的这个问题上有四个原则,一个是采用两周金文加上石鼓这些文字为首选,没有的就上觅甲骨,下取战国(文字),战国文字相对就稍微多一点,然后没有的就采取当时能够通假的通假字。还没有的,我就用小篆改变它的结构、偏旁、部首,用大篆的风格来书写,风格一定要统一。实在没有的,那就是偏旁部首配置。这四种方法,一定要保证文字的合理性。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