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美育应该是一场全感官发动、全身心投入的沉浸式体验,这需要整合网上网下美育资源,在中华美育精神指引下,结合当代中国人审美和人格完善内在需求,遵循美育规律,构建扎根时代生活的美育大格局
中华民族自古重视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我国古代思想家赋予其以礼乐家国天下等内涵。20世纪初,现代美育概念引入中国,中国美育先行者把美育纳入民族复兴、文明传承的大格局中。现代意义上的“美育”在中国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美育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关乎时代新人培育,关乎祖国和社会未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让美育面临一场全新变革与挑战。伴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铿锵足音,美育走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关口,需要重新审视和思考。
美育生态正经历深刻的重构
互联网推动世界产生巨大变革。在互联网影响下,世界以一种崭新样态呈现于世人面前,伴随新的生活样式和文化样式兴起,不仅如何欣赏美、接受美有了新的答案,就连什么是美本身也面临重新定义。正如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所言,任何技术都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互联网也将成为美育史上界碑式的标志物。互联网给美育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比如它带来的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充实和革新着美育理念;它营造的虚拟环境改变着美育氛围和组织形式;它作为一种社交工具和艺术手段,催生出全新的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文化活动和文化群落,更丰富了美育的手段和资源。简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整个美育生态正经历着深刻重构。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进一步让生活空间与美育空间相互渗透融合,这对美育整体形态产生重要影响。打开手机,连上网络,千里之外的博物馆、艺术馆乃至名山大川近在咫尺,百年之前的图像、声响复现于当下;恢弘巨制的艺术杰作细部之精微一览无余;藏于深宫大院的珍品走入寻常百姓“屏”,日常景象之美的内涵得到专业解读;静止的美术、书法、雕塑流动起来,流动的戏剧、舞蹈、影视却可定格细赏。这不但突破传统美育的空间隔阂、技术限制和观念束缚,而且提升人们接受美的陶冶时间、频次和黏性。
更重要的是,随着美育格局在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开拓,美育所给予人的,除了情感陶冶、品位塑造外,还有人类意识、天下关怀以及对文明多样性的尊重、欣赏与接纳。借助互联网构造的“万有相通”世界,美育超越个人甚至国家,进入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悟与思考,致力于为人类面临的普遍情感冲突和心灵危机提供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时代美育生态的重构,为我们把“大美育”的设想变为现实提供可能,并将最终导向“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之境。
美育意识觉醒与主体重塑
如果把20世纪初期“美育”概念在中国的兴起视为现代美育意识的一次觉醒,那么在当下艺术大众化、生活化趋势下,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正在推动美育意识的再次觉醒,而且这一次觉醒更加自觉和主动。据统计,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其中手机网民7.88亿。对于这个规模庞大的群体而言,网络不仅构成表层、世俗意义上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与沉浸其中之人的心理状态、趣味爱好、思想情感紧密结合。在这个被网络改变的世界中,网民既是接受者也是传播者。网络强烈的交互特性和参与感,改变着传统的美育关系,拉近乃至消弭美育主体与对象之间的距离,促使最广泛的社会成员主动唤醒自己美的意识并自塑为美育主体,通过丰富多彩的审美活动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和心灵解放。
互联网对世界和生活的改变是总体性的,而且随着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交融互渗程度的加深,网络对现实的“反哺”作用也渐趋明显。因网而生、伴网而生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元素,正在强劲地向传统文化样式扩散,甚至成为后者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近代哲学家李石岑曾说,“美育之解释不一,然不离乎审美心之养成。进一步言之,即为美的情操之陶冶。”作为科技进步新成果的互联网,其诞生与发展不仅闪耀着人类理性的光辉,本身也具有美感和诗意,包括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称、守恒、和谐、沟通之美。更何况,互联网深入发展特别是与文艺携手并进,又让人类的感性力量得以空前发达,这不但使人在表达对世界的感受以及内心情感时,获得前所未有的丰富手段和广阔空间,而且也丰润着人的感性世界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便是与互联网“绝缘”的人,身处当今之世,也无法自外于网络之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美育比以往更具有自我教育特征,因而更加多样化,个体的审美偏好比以往也得到更多确认和放大。发挥网络生活特别是网络文化的美育功能,应该尊重个性,鼓励人们在恪守道德良知底线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发现和创造属于自己的美,通过沟通、交流和对话得到情感陶冶和心灵净化。人们在以更加广泛和便捷的方式组织起来后,相同的人生趣味和美学品位也更容易成为人群的纽带,当人以“美”而聚成为现实,新兴的美育聚落在网络空间星罗棋布,从而臻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之畅达。
不过,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空间里美的标准有时会陷入模糊,恶搞经典、戏谑传统、抹黑英雄、解构历史、消解神圣、拒绝崇高,以及语言暴力、格调低俗、简单复制、娱乐至死,片面追求消费快感和感官刺激等都对美育生态造成负面影响。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正视和解决,则有可能使人在消极审美体验的长期积累下,以丑为美,趋丑避美。因此,互联网时代美育同时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发挥互联网在价值引导、人文关怀、审美启迪等方面的正向作用,创造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清朗生态。
资源重组与沉浸式、场景化美育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表达了中国古贤的人生意趣,也描绘了古人向往的美育图景。美育在中国历史和文化语境中从来不是一技一艺的传习,也不是理论概念的记诵,而是全身心的文化沉浸和场景感受,因而具有总体性特征。与之相应,中国美育资源也包罗万象,皎皎明月、悠悠晴空、山峦溪流、市井勾栏,万事万物都拨动着人们的心绪。这是我国美育的特色和传统,应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弘扬,这就要求美育资源的重组。蔡元培在《美育实施的方法》中就提出过,美育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入手,社会美育又包括从美术馆、剧院到博物馆,从道路、建筑到公墓,真可谓方方面面,无所不包。时代在进步,今天我们必须把这份名单进一步延长,首要的显然是互联网。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