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在国家博物馆举行,游客在展柜前欣赏唐三彩载丝骆驼俑。
杜建坡摄(人民视觉)
作为“亚洲文明展演”的一部分,上海民族乐团演员与奥西波夫俄罗斯民族乐团演员共同演奏《相遇》,给观众带来别样的视听体验。
沈伯韩摄(新华社发)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唐三彩载丝骆驼俑唤起丝绸之路的古老记忆;在中国美术馆,吴冠中的《红莲》以油画语言彰显传统写意;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央芭蕾舞团以《天鹅湖》选段展现中西合璧的律动……近日,亚洲文明联展、亚洲文化展演等活动,让人感受到不同文化的激荡与融合,为观众展现了超越国界的艺术之美。
美就美在文明的多样多姿。“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展厅里,日本陶瓷、尼泊尔铜器、哈萨克斯坦挂毯,承载着各自的文化基因,跨越时空的界限,组成一幅多彩的亚洲文明图谱。世界文明因多元而美丽,因差异而精彩。所以,以平等包容的态度审视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以欣赏的眼光走进各有千秋的音乐、美术和语言,是文明对话的前提。
美就美在文明的相融相通。一件唐代盘口细颈贴塑淡黄色琉璃瓶,再现了大唐风华,也洋溢着异域神采,成为一千多年前亚洲文明交织的符号。习近平主席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珐琅瓷器、民乐交响等例子说明,交流互鉴不是两种风格拼凑粘贴,而需要反复磨合、长期实践。如此,才能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能,让文明永葆生机。
美就美在文明的与时偕行。借鉴外国技法的美术精品接连问世,中外合作的影视作品影响力持续扩大,话剧引进来、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艺术,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语言。走出驼铃声声、马蹄阵阵的古代,来到日新月异、天涯比邻的今天,科技进步丰富着文化交往的手段、拓宽了文明互鉴的范围,与时俱进才能画出更大的同心圆。“亚洲数字艺术展”上,一位德国艺术家将中国京剧的造型、身段进行数字化处理,激发出传统艺术的现代魅力。这也启示我们,顺应时代潮流,回应时代诉求,是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
艺术、文学、科技等人类文明成果,既是薪火相传的文化宝库,也是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有人说,人类文明发展的道路在共同的前方。面向未来,让我们一道拥抱世界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04日 05 版)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