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杭州人可艺术中心展览现场
画廊之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大陆书画艺术品经营机构至少有三四千家,但基本上都是以传统画店、画摊方式经营的,非采取真正市场经济意义下现代画廊的阳光运作模式,通常缺乏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营销策略与方案。眼下大陆字画经营机构良莠不齐,一些“百年老店”在由传统画店向现代画廊转型的过程中艰难前行。这些年来随着一些社会资本力量的介入,现代画廊已经开始在中国大陆生根、开花、结果,但数量却很有限,而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文化艺术生态相对较好的大都市……这已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原来50%的画廊不赚钱,如何转型?
根据雅昌艺术网《2018年画廊抽样调研报告》,50%的北京画廊没有盈利,40%的上海画廊正在亏损。别太焦虑,因为国外的画廊们,也不赚钱。
/ 画廊为什么不赚钱 /
2016年,德国知名画廊主、作家、经济学博士马格纳·雷池(Magnus Resch),对位于英国、美国和德国的8000多家画廊发出调研问卷,有1300多人予以回复。结果显示,55%的画廊年度营业额低于20万美元(人民币140万),30%的画廊亏损,而那些盈利的画廊平均利润率也仅为6.5%。经过分析,马格纳认为画廊不赚钱的原因主要有4个:
房租成本太高。房租是头号成本,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画廊都把地址选在了大城市的核心地段,以换取更好的品牌影响力和曝光度。但是这有用吗?调查数据显示,画廊的销售额和地理位置并没有正相关性。也就是说,花大价钱找一个好地段开画廊,经济学上没有太大意义。
艺术家分成偏高。按照惯例,艺术品的销售收入由画廊和艺术家五五分成。但是随着房租、营销、物流、保险、人工等成本的增加,画廊的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马格纳建议7:3的比例相对合理,但也强调应该考虑运营成本的实际支出结构,毕竟有些艺术家会自行承担运费和推广。
作品同质化严重。93%的调研画廊都聚焦在当代艺术。画廊主们反馈说,这是因为他们的顾客就喜欢这些。顾客要买什么,画廊就卖什么,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这部分客户群体的基数实在太小了,全部聚焦在这部分藏家就导致了行业的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
员工挣得太少。员工挣得少和销售额有什么关系吗?还真有。数据显示,员工收入占总销售额的比例和画廊的利润率呈正相关性。这种现象有两个解释。一种解释是:因为利润高了,所以支付得起更高的薪水;另一种则正相反:因为支付了更高的薪水,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聘用了更优秀的人才,所以画廊发展得更好。哪个是因,哪个是果,见仁见智。但作者认为,人才是驱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的主因。
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马格纳出版了一本书《画廊管理》(Management of Art Galleries)介绍他的方法论。但是,在外部环境剧烈变化的今天,只通过管理改善已经不足以摆脱困境,需要在更加底层的商业模式层面启动创新。
/ 谁规定画廊不能卖票 /
佩斯画廊成立于1960年,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画廊之一。今年3月,佩斯总裁兼CEO马克·格里姆彻(Marc Glimcher)接受了采访,提及佩斯的一系列突破和创新,值得细细品读。但令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马克的思考:谁规定画廊不能卖票?
佩斯拥有大量的用户基础。在线下,佩斯画廊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0个艺术空间,每周接待4000名访客。在线上,佩斯画廊的社交媒体粉丝超过80万。但是,购买艺术品的客户只占不到千分之一,其他的都只是艺术爱好者。传统观念认为,这99.9%的人群并不是目标客户,但马克却把眼光放在他们身上,配以新的商业模式,比如:卖票。
阻力仍然来自于传统观念。人们认为,音乐会、电影、球赛还有博物馆卖票都是天经地义的,但画廊要是卖票就太不合适了。但马克注意到:博物馆界经常讨论,“画廊的展览越做越棒,抢走了我们的观众”。相比之下,画廊业自己却没在考虑这些更加广泛的人群,仍然只盯着一小撮高端买家。佩斯要做出改变。
2017年,帕罗奥图、伦敦和北京3地的佩斯画廊举办了Teamlab的展览,共有超过50万人参观。按20美元一张门票估算,有1000万美元的收入。何况,这是预付款,不是应收款。
/ 画廊和博物馆的界限在哪 /
艺术爱好者虽然不会购买艺术品,但是他们欣赏和体验艺术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这也是为什么全球各大城市的热门景点往往是博物馆的原因。画廊和博物馆都在传播艺术,界限在哪?佩斯画廊在纽约的新旗舰店,将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一座艺术性和未来感融合的现代建筑,预计于2019年9月投入使用。它高度透明,拥有广阔的室内和室外展示空间,容量1万册的公共图书馆,开放的艺术品仓库,以及表演和演出的场所,可以说是一个画廊、博物馆和艺术空间的综合体。
另一个案例:荷兰范伯宁恩美术馆的新馆Depot。那是一个博物馆跨界到仓库的例子。很明显,他们都在倡导一种更容易接近的艺术展示和更开放的公众参与模式,为艺术家、收藏家、策展人、观众以及管理团队提供动态交互的舒适空间。
边界开始模糊,焦点却更加清晰。日本最美书店——茑屋书店的创始人增田昭宗曾说:“公司的本质是媒体。” 也许,连接用户和艺术,就是画廊,以及其他艺术机构的未来。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