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央美院毕业展露脸之后,由微软公司推出的智能机器人“小冰”又来到杭州举办独立画展。也是在6月,世界首位超仿人形机器人艾达(Ai-Da)的个展在英国剑桥大学圣约翰美术馆开幕,展出了由机器人艾达创作的素描、绘画、雕塑和视频作品,消息令人耳目一新并为之惊讶。联系今年3月的恒易几何机器人艺术科技展(北京)和去年1月18日在日本冲绳科技大学举办的人工智能艺术与美学展览,智能机器人绘画创作成为时下美术圈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艺术家Harold Cohen设计艺术创作的电脑程序到2000年之初的扫地机器人诞生,从2016年阿尔法狗打败世界围棋冠军,再到今天兼具人形外貌的机器人举办独立画展,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向艺术进军那股势不可挡的浪潮。
回顾这两年的AI技术与美术创作的瓜葛,人们好奇、惊讶于智能机器人画作的后面,是科技与艺术撇不开的关系。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崭新的话题。通俗地讲,艺术的发展密切反映社会进步,而社会进步根本上依靠科学的推动力,由此看出艺术与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从西方绘画体系的历史看,远从达·芬奇时代就开始的古典绘画几百年来致力于对客观世界的科学描绘,近到美国物理学家光的研究成果(鲁特《现代色彩学》)对印象派产生的关键性影响,再到由一波波科技革命发端的,至今仍未平息的现代美术流变潮,都昭示着科学与艺术从不曾分开。英国画家透纳《蒸汽和速度——大西部铁路》(1844年)让人迷醉于科学的力量,充满了对运动、速度与力量的拥抱激情。以未来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美术正是对科技革命和现代工业发展的呼应,在对传统美术不断的解构与重构中,成为艺术与科学密切关系的现代佐证。
进入21世纪,人类在对未来的憧憬中走向未来,从接入互联到智能生活开始,人类不再满足于让机器替自己完成简单的任务,作为科学发展的最前沿代表,AI技术诞生之日起就以一种惊人的自我挑战和自我“繁殖”能力,向艺术领域“入侵”,隐隐注定与艺术发生最终关联的必然性。我们不得不佩服、感叹科学的惊人力量,也无法回避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从存在若有似无的联系,到明显的学科交叉影响,再到今天来到科学要终结艺术的岔路口,两者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艺术令人成其为人”,“艺术家被认为是不可能被机器替代的职业之一”等论断至少被一定程度的瓦解,以致于人们表现出了“科技会终结艺术吗”的焦虑。
从非人形机器人面世到可以走路说话并握住铅笔或刷子进行艺术创作的人形机器人,从为人类做简单的事到更复杂的创造性表达。艾达是人形机器人时代的新开端,也许还能催生出新一代的非人艺术家群体,以AI为代表的科技将终结艺术创作的命题开始困扰着人类,但一切答案不得而知,结论还为时尚早。
一方面技术发展的形势咄咄逼人,一方面艺术家不愿意接受事实,普罗大众更无法想象事实的成立,不愿相信人类可能被机器取代的未来。人类艺术家需要从困顿中寻找出口,相信人的光辉在艺术创作中的力量,因为说到底美是主观的,带有情感色彩的,无法被精确量化的,这与科学本质恰恰相反;此外,真正的艺术创作必须完全出自艺术家自身,源自艺术家独立的审美和全方位的、细入毛孔的体验感悟。再者,艺术的魅力还来自于艺术家个体独立完成的过程,艺术和艺术创作最终能与社会互动并为社会服务才显示其价值。
“小冰”虽然经过22个月的学习(显然比艺术家的成长之路大大缩短)就能够创作完全自主的图像,但不免有“快餐式”、“速成鸡”、“数字化”的味道。艺术家和艺术的成长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这其中揉进时光沉淀和情感累积,艺术品更大的价值来源于作品背后岁月沧桑里的人的魅力所在。所以从技术角度看,肌理、笔触、效果等画面元素或许能被技术替代,但从画家的生平、阅历、思想情感、艺术追求等角度看,这些没有任何生活阅历、情绪和自我认知的机器,是否同样可以自由创作艺术品,实际上取决于一个大前提,即:人工智能想要取代人类的艺术创作,则必须要取代人类自身,首先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宰。所以,科技发展的初衷与结果显然存在悖论,也就对艺术发展无法构成真正的威胁。
其实,科学与艺术的话题涵盖人类文明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几千年历程,科学永远带给人们更多联想,人类也从不掩饰对艺术的迷恋。虽然,目前科技的能力在艺术领域还只是限于一般图式创造,但科技对艺术的困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这种情绪与两百多年前卢梭《论科学与艺术》(1750年)里的矛盾心理似乎来了一个世纪轮回,这也说明科技与艺术是社会发展中永恒的话题,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两者的关系在发展中不断地被重新定义,并且希望科技进步和艺术发展都能为人类的幸福生活带来光明。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