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以开放性面对“达·芬奇”争议

2019-09-23 08:56:39 中国文化报

以开放性面对“达·芬奇”争议

  圣母子与施洗者圣约翰(油画) 约1515年 贾姆皮特里诺

  今年是达·芬奇逝世500周年。作为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符号,全球各大美术馆、博物馆都在举办各种与达·芬奇艺术相关的纪念展、专题展。正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展出的“达·芬奇与他的艺术群体”,由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中心在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和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和旅游部协同下,联合中央美术学院共同推出的。展览从达·芬奇与达·芬奇画派的师承关系入手,展出了达·芬奇及达·芬奇画派的代表性人物如贾姆皮特里诺、奥焦诺、沙莱和卢伊尼等人的30件作品,为观众打开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坛创作状况的一扇窗口。

  对于许多中国观众而言,达·芬奇画派这一艺术群体显得比较陌生,但在欧洲,它却是西方艺术史中的重要术语和现象。“达·芬奇的艺术中一个未被足够重视和研究的重要方面和现象,是由追随他的画家所组成的‘列奥纳多式艺术群体’。达·芬奇曾在米兰度过了两段时光,当时有一批文艺复兴时期的年轻艺术家跟随他在画室里学习和创作。他们大大增加了带有达·芬奇艺术风格特征的作品产量,甚至引发了16世纪上半叶欧洲艺术市场的收藏热潮,对于达·芬奇绘画艺术与风格在当时欧洲的传播和普及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几百年来这些作品大量被世界各地的私人藏家收藏,因此,无论是公众还是专家,都较难有机会一睹它们的真容。”意大利驻华文化参赞孟斐璇说。

  “研究达·芬奇和他的艺术群体之间的关系,可以明确达·芬奇画派的一些技巧,从而区分达·芬奇从韦罗基奥画室学习的技巧和他后来在研究和创新中发展的技巧。”本次展览策展人尼古拉·巴尔巴泰利在中央美院举办的学术讲座上说道,达·芬奇于15世纪80年代前往米兰,并在那里逐渐有了追随者。在接受委托创作《岩间圣母》期间,他和安普罗杰兄弟合作,“合作”的概念也因此开始出现在达·芬奇的创作中。他对学徒最早的记载始于1490年的笔记,其中提到沙莱、贾姆皮特里诺、奥焦诺、卢伊尼和其他3个名字。达·芬奇记录了他在作画时对学徒的严厉要求,其中不乏一些实例,比如他会给出一个初始的轮廓,让学徒完成细节部分;他会严厉禁止学生贸然使用画笔和颜料,而是让他们坚持用铅质的硬笔对自然和人物进行多次摹写,从而达到即使模特不在眼前,也能生动描绘其形态的境界。“正是在这样的训练中,画室逐渐酝酿出一种作画的风格,这在后来师徒合作的作品中也能看出。这其中有两幅《纺线圣母》是达·芬奇与学徒合作的,在那之后还有20余幅后来者模仿和临摹的版本,其中一个版本也在此次展览中展出。”尼古拉·巴尔巴泰利说。

  最令巴尔巴泰利的研究团队感兴趣的是达·芬奇弟子的感悟力,即他们如何领悟老师表意和传达情景的能力。巴尔巴泰利认为,学徒画的宗教画能够比较成功地抓住达·芬奇的特征,但在普通人的肖像画上,他们遇到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在15世纪下半期,达·芬奇对人物的表现方式已经颠覆了当时对肖像画的传统诠释。巴尔巴泰利在讲座中展示了3幅学徒经过画室训练后创作的肖像画作,里面虽然有老师的影子,但他认为没有哪一幅能够企及老师的高度。

  达·芬奇的画作从不缺少争议。此次亮相中央美院美术馆的作品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部分画作被指真伪存疑。“收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中的达·芬奇作品大都流传有序,经考证论定,但在历史进程中,也不断有被称为达·芬奇的作品见诸于世,艺术史中的人物身世和作品真相总是伴随着学术探研乃至学术争议而得以明确。今天,中国的专家学者也有条件参与其中。本次展览就以开放性的姿态既向观众展示达·芬奇及其学派的艺术特征,认识‘达·芬奇风格’在历史中存在的现象,也提供在作品实物面前多视角评价和研究讨论的机会。”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说,将西方艺术史学界当前关于达·芬奇研究的热点现象引入中国,促进中国学界对西方文艺复兴艺术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是举办此次展览的初衷之一。展览期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将对展览作品的流传、参展、出版和研究文章等学术资料逐步公布。同时,美术馆还将举办多场相关学术讲座,以引发更多开放性的学术讨论和研究。(记者 高素娜)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