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黑陶——黑薄光钮

2019-12-07 05:03:26 美术报

黑陶——黑薄光钮

高足黑陶杯

黑陶——黑薄光钮

模仿着伸长鸟喙的陶鬶

当彩陶的光焰已经在西北地区日趋黯淡的时候,一种全新的陶器已经在东方悄然出现,以它独特的形式与彩陶进行着竞争,从而成为继彩陶之后影响最大的一种生活器皿。这就是黑陶。

黑陶其实在彩陶的地层中就出现了,1928年,在山东章丘县龙山镇的城子崖发现了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被命名为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地层里,发现了一些红陶、黑陶、白陶和灰陶,但最重要的是有一些被考古学家称为是“油光黑陶片”的陶器碎片。它呈一种深黑色,陶胎极薄,陶质细腻,非常坚固,外表光滑,有一种经过仔细打磨后的油亮,敲击上去还锵然有声,显然这是一个崭新的陶种。

黑陶不靠彩绘来装饰,而是素面朝天,只靠自己独特的造型和独特的刻镂花来装饰。它是一种单色陶,表面又黑又光又亮,如同被髹了一层黑漆,它的特点,可以用黑、薄、光、钮四个字来概括。

黑陶的坯胎非常薄,真正达到了“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亮如漆”的地步。龙山文化时期,已经采取了用快轮的方法来制坯,因此黑陶极薄,表面经过打磨,显得极亮,这一特点,使它获得了“蛋壳陶”的美誉。

黑陶以造型取胜。在中国所有的陶器中,以黑陶的造型最为千奇百怪,有杯、鬶、鬲、豆、斝、鼎、盉、甗等新品种,还有种种堆塑或捏塑的钮,这些都是以前的彩陶中没有的,也给稍后出现的青铜器造型以启发。

鬶是龙山黑陶中最为典型也是最具特色的一种器皿。这是一种装液体的器皿,有着袋状的三足,上部为带有长流的器腹,有的还装有绳索状的鋬。它的整个造型都非常夸张:仿佛是一只伸长了喙的大鸟。它下面的三只袋形足是中空的,液体装入后可以进入足内,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增加受热的面积,放在火堆上加热时可以更多地受到火的炙烤,更快地把食物煮熟。三只足的造型饱满鼓胀,下部有突出的乳丁作支撑。这种奇特的造型明显是模仿动物的乳房而做的,因为乳房里也是中空的,里面充满了液体,也是下垂着的。长长的流或许是受了飞禽的启示,有的流做得特别长,尖尖地伸出去,像一只昂着头、嗷嗷待哺的鸟,充满了求食的希望,具有异趣。这种足的形状被称为“款足”,曾在鬲的造型上出现很多。

黑陶的杯也是最具特色的一种器皿。以前在所有的陶器中没有出现过杯,它的比例极度瘦长,具有一种极度高的足。这种陶杯的体积很小,被高高的足托举着,具有一种傲慢而高贵的感觉,就它的体积来看,估计里面装不了多少食物,可能是一种盛酒的礼器。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酒是一种奢侈品,只有在食物丰足的社会里才可能有多余的粮食来酿造酒,而酒也是古人在祭祀祖先时不可或缺的东西。

黑陶上出现的镂、刻、雕、划等种种手法,都是古人费尽心思对黑陶进行的加工和美化,这是一种独具风韵的装饰方法,是第一次发现于龙山文化的黑陶上。尤其是镂的手法,这种在陶器的壁上钻出一个透空孔洞的做法,在陶器出现的前5000年里,从来没有过,因为龙山以前的陶器胎粗壁厚,不可能用到这种方法。等到黑陶出现,薄而光的陶器上没有了彩绘,或许有人最初只是拿起麦秸,用这根空心的杆在软湿的泥坯上一戳,但他就在无意间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装饰方法。这种方法除了黑陶之外的其它陶器都不可能用,因为只有黑陶的胎最薄,穿透它才具有一种轻盈而精致的效果。

黑陶上出现了文字。这仅仅是一种文字的雏形,或者只是一种记号,它们被刻划在陶器上,有的无从辨识,有的居然被学者释读出“齐人网获六鱼一小龟”的字样,这说明龙山时期的古人已经开始创造文字了。这种字体是用硬物在软泥坯上刻划出来的,然后再烧,它们的笔划直硬,结体近似金文和甲骨文。以后又在一块灰陶片上发现了11个象形文字,是用硬物刻在烧成后的陶片上的,字体的大小基本一致,但它们与我们现今认识的所有的文字都不相同,被称为是“丁公陶文”——丁公是指这块陶片的发现地丁公遗址,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古文字,距今约有4000年的历史。

黑陶上最有名的文字还要数刻出的“日月山”三字的合体,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象形文字,巧妙地把这三个字组合在一起,既像是字,又像是图画,既是自然物的抽象化,又是自然物的符号化。有人解释,这是一个“旦”字,示意太阳升起了,天就亮了。从龙山人就是从这里开始挣脱了溟蒙,走进了文字的光明里。而这三字组合已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图腾。

龙山文化的发现足以证明这是在中国土地上发育起来的本土文化,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它上承仰韶,下启殷商,正处于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三代之始,是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而黑陶,则是它最具典型的代表物。(王川)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